-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荷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 作者单位
王福刚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曹娟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刘斌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王伟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高允生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荷叶(Lotus leaf)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叶,据《本草纲目》记载,“荷叶服之,令人瘦劣”、“生发元气,裨助脾胃”。 199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监发(1991)第45 号文件中,荷叶被列入第二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其在食用及药用两方面均有较广泛的应用[1],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之功效,主要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等症[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荷叶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其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挥发油等成分,其中黄酮和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较高,因而近年来人们加大了对这两种化学成分的研究。药理研究表明,荷叶主要具有调脂减肥、抗氧化抗衰老、抑菌作用。本文对荷叶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进行了总结,希望为荷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
荷叶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至今已从荷叶中分离出生物碱、黄酮、挥发油、有机酸、皂苷、甾体等多种化学成分。
1.1 黄酮类成分研究表明,荷叶中含有以槲皮素为主要成分的黄酮类物质,且含量非常丰富[3]。Elegami 等[4]从荷叶中分离出Nympholide A,Nympholide B 和Myricetin-3-(6-p-coumaroyl)-glucoside 3 种黄酮类物质。田娜等[5]从荷叶中分离出金丝桃苷(hyperin)、异槲皮素(quercetin)、紫云英苷(Astragalin)、槲皮素 4 (Quercetin)4 种黄酮类成分。张贇彬等[6]从荷叶中分离出山萘酚(kaempferol)和槲皮素-3-丙酯。王玲玲等[7]从荷叶中首次分离得到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 3种黄酮类成分。
1.2 生物碱类成分[8]
荷叶生物碱的发现始于19 世纪初,是研究最早也是最多的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自日本学者福田真雄等从荷叶中分离出荷叶碱(Nuciferine),莲碱(Roemerine) 及O-去甲基荷叶碱(O-Nornuciferine)3个单体成分以来,至今已从叶中分离出16个生物碱化合物。根据母核结构不同可将荷叶生物碱分为以下3类。
1.2.1 单苄基异喹啉类包括亚美异粟碱(armepavine),衡州乌药碱(co-claurine)[9],N-甲基异衡州乌药碱(N-methylisococlaurine),N-甲基衡州乌药碱(N-methylcoclaurine),O-去甲基异衡州乌药碱(O-methylcoclaurine)。
1.2.2 阿朴啡类包括荷叶碱(nuciferine),N-去甲基荷叶碱(N-nornuciferine),O-去甲基荷叶碱(O-nornuciferine),番荔枝碱(又名牛心果碱)(anonaine),莲碱(roemerine),去氢番荔枝碱(Dehydroanonaine),鹅掌揪碱(liriodenine),N-去甲基亚美罂粟碱(N-norarmepavine),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2-hydroxy-1-methoxyaporphine)。
1.2.3 去氢阿朴啡类包括去氢荷叶碱(dehydronuciferinene),去氢莲碱(又名去氢罗默碱)(dehydroroemerine)。
1.3 挥发油类成分尹慧晶等[10]采用均匀设计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因素,考察超临界CO2 萃取荷叶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并对萃取物进行GC-MS分析,从萃取物中分离出37 个可识别峰,共鉴定26 个成分,主要成分为1-乙基-吡咯-2-甲醛。曾虹燕等[11]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荷叶挥发油,利用GC-MS对它们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超临界萃取所得的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