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秦简看战国晚期秦国农业生产的技术选择
分类:大学学报
作者:王 勇
字数:2848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期
[摘 要]战国晚期秦国初步完善了以精耕细作、防旱保墒为中心的农业技术。但出土秦简与相关资料反映当时秦国农业的发展仍主要通过农田面积的扩展来实现,秦政府着力推广的主要是铁农具、牛耕等能够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并不能认为这一期间集约化技术的采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关键词]秦简;农业;技术选择 [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2-0015-05 成书于秦王政八年的《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是我国保存至今最早的关于农业政策和农业技术的论文,其农学知识奠基了我国传统精耕细作农业的基础。这套技术是否反映了战国晚期秦国农业生产的一般情况?本文试主要依据出土秦简,对此加以辨析。 一 《吕氏春秋·任地》一开头就列出了十条有关农业技术的提问,涉及到了水旱地利用、盐碱地改良、耕作保墒、杂草防除、株距行距、植株健壮、产量和出米率、食用品质等重要事项,接着又进行了作为措施的技术说明。在其提出的措施中,不仅阐发了天生、地养、人成,天地人三者相互和谐统一的思想,孕蓄了完整的耕种作业体系,还特别突出了耕的作用。《任地》明确提出了“耕道”的概念,曰“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具体的耕作方法则是“上田弃亩,下田弃甽。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 土壤耕作是旱地蓄水保墒和保证农作物立苗生长的基本作业,也是传统农业生产程序中最起作用的环节。秦国所在的关中地区蒸发力大、降水量低且季节分配悬殊,这套技术的采用无疑能起到蓄水保墒的效果,对秦国粮食亩产会有很大促进。但出土秦简反映,《吕氏春秋》所载耕作技术在战国晚期秦国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可能并不普遍。云梦睡虎地和龙岗出土秦律大多成文于战国晚期,有相当部分是关于农业管理的,其中有几条简文间接反映了当时秦国普遍采用的农业技术。 《睡虎地秦简·仓律》规定: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其有不尽此数者,可殴(也)。其有本者,称议种之。 这是战国晚期秦官方规定的播种量。西汉后期的《氾胜之书》对大田作物的播种量也有明确规定,其提倡的用种数为:区种粟,上农夫区,“亩用种二升”,中农夫区,“用种一升”,下农夫区,“用种半升”;黍,“一亩三升”;区种麦,“凡种一亩,用子二升”;稻,“用种亩四升”;区种豆,“一亩用种二升”。两相比较,可以发现战国晚期秦国农田的每亩用种量是《氾胜之书》规定区种用种量的2~6.5倍。区种法是西汉后期出现的高产栽培方法,结合深挖重肥,实行点播与密植。可见即便秦律的规定考虑到了生产环节中种子的损耗和补苗之需,战国晚期秦国农田的播种量也是非常大的。这反映了在播种方法上,当时秦国普遍采用的应该是用种量较大的撒播法。 相对于条播与穴播而言,撒播技术简单、省工省力,能提高播种的速度,但用种量大,覆土深度不一致,种子分布不均匀,无株距行距可言,不便于中耕管理。《吕氏春秋·辩土》提出农业生产要消灭“三盗”,其中之一为“苗窃”,即是要消灭播种太密,又不分行而造成的苗欺苗彼此相妨现象。文中指出撒播会造成“概种而无行,生而不长”的毛病;条播则有“茎生有行,故遬(速)长;弱不相害,故遬(速)大”的优点。因而在生产上提倡改撒播为条播,要求在株行距上“衡(横)行必得,纵行必术”,做到“正其行,通其风,夹心(必)中央,帅为泠风”。即纵横成行,以保证田间通风,即便是大田的中央也能吹到和风,而不致郁闷。 《任地》篇中“上田弃亩,下田弃甽”的田间设计布置,也是与条播匀苗相适应的。“亩”是地经耕整后田中所起的高垄,“甽”是垄和垄间凹下的小沟,它们本身就是行。《任地》具体论述了“下田弃甽”的方式,尽管对其甽亩规格尚有不同解释,但农史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在亩面上实行的是宽幅条播,每亩面(即垄台)上条播两行。既然战国晚期秦国普遍采用撒播,对采取甽亩形式利用下湿之地这一整地技术措施的运用自然就能存疑。事实上,《汉书·食货志》记载武帝时赵过在关中推广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师古注曰:“缦田谓不为甽者也”。缦田是不作垄、甽区分的耕地。《汉书》将代田法的增产效果与缦田进行比较,说明直到西汉中期代田法推行前,关中地区一般大田作物的耕作并未采用“上田弃亩,下田弃甽”的形式,而仍然是不分垄甽的撒播法。由于是撒播,庄稼长出后没有整齐的行列,在除草、整苗方面就必须耗费更多的劳动力,《吕氏春秋》提出的“五耕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现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分析.doc
- 二道河乡灾后重建汇报材料.doc
- 发挥思想宣传工作在石油企业管理中重要作用.doc
- 翻修型加长柄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doc
- 防止U盘感染病毒措施.doc
- 关于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几点思考.doc
- 过风楼镇初级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
- 合同在国际贸易中作用.doc
- 合作运营商业地产的法律风险分析和防范苏州分所宋丽琴.doc
- 鸿泰集团2014技术中心工作总结定稿.doc
- 2024-2025学年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docx
- 广西玉林、柳州市2024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 广西玉林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doc
- 商业地产物资采购部门的职责.docx
-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4年高考考前提分生物仿真卷含解析.doc
- 九年级班主任学生自我管理计划.docx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学英语写作二专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毕业生(四)【1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最新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一套.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6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 毛概电子书.doc
- 紫外线钣金灰行业报告.ppt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5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CQC13464225-2024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安全与性能认证规则.pdf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