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导学案
第10课 梨园春秋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重点:中国戏曲产生与发展的大概历程
难点:京剧的艺术成就
【自主梳理】
一、戏曲的起源
傩戏:先民头带面具装扮成神灵、野兽,载歌载舞,通过神灵来祈求
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 ,其中便蕴涵着戏曲的 。
2、发展: 以后的宫廷宴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 ;宋代社会 ,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 ;两宋之际流行一种戏曲称
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二、元杂剧和昆曲
1、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元杂剧把 、 、 、 、 等融为一炉,并有完整的 和 ,标志着
代表作品:关汉卿 ,王实甫
三.繁盛——京剧
2、昆曲
时间: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 特点:
被誉为
三、“国粹”京剧
1、背景:北京是 的中心,为满足贵族和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四方艺人荟萃一堂,争奇斗艳。
2、形成:徽班进京献艺,徽班 吸取了 、 、棒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也受京城文化的熏染,更加规范考究。
后经过各大名家不断的融合吸收,在北京形成的新剧种。
3、特点:角色分为 四大行当;艺术手段主要有 ;乐器主要有 等
4、地位: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高峰,被誉为
【合作探究一】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方言、风俗各不相同,除了京剧以外,还形成乐其它许多丰富多彩的地方戏。你又了解多少呢?进行一个小活动。
【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检测】
1、下列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是 ?????
A、傩???????? B、元杂剧??? C、南戏???? D、傩剧
2、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
A、傩戏的形成??????B、南戏的出现 C、元杂剧的出现????D、京剧的形成?
3、徽班进京时在位的皇帝是
A、乾隆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4、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艺术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推陈出新,相互吸收
B艺术的发展不应该过多关注社会,否则会被淘汰
C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脱离广大民众
D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艺人的努力和创作
5、元杂剧的奠基者和杰出代表是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郑光祖
6、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
7、宋代南戏能够在浙江温州流行的根本原因是
A.此地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 B.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舍
C.民间艺人的推动 D.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盛行
8.礼堂里正在排练戏剧,导演冲着台上大喊:“演旦角的那个认真点!”,他们排练的剧种是
A.吕剧 B.昆曲 C.京剧 D.黄梅戏
9.戏曲自产生以来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下列有关戏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的戏曲是由傩发展而来的 B唐代宫廷设有“梨园”
C宋朝时期,南戏流行 D明清时期,中国戏曲走向成熟
【拓展阅读】
京剧的行当
生行,指戏曲剧目中的男性形象,以面部化妆为俊扮为其特点。根据其年龄、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不同的种类。
老生:指生行中的中年或老年形象,以戴胡须(即髯口)为其特点。又根据其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1单元总结.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1课孔子与老子.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2单元总结.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3单元总结.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4单元知识总结.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4课宋明理学.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5单元总结.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6单元单元总结.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14课理性之光.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18课音乐与美术.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21课新文化运动.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doc
- 2013届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