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家分晋.ppt
三家分晋 背 景 三家分晋是春秋后期公室与私家之间展开激烈斗争的结果。 晋公族内部的斗争消弱了晋公室的力量,而晋国卿大夫之家即私家的力量却逐渐壮大。 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也互相吞并,只剩下韩氏、赵氏、范氏、魏氏、中行氏、智氏六家,就是所谓的六卿。 智 伯 智伯,名瑶,又称智囊子,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生年不详,卒子晋哀公四年(前453年)。智氏为晋大夫逝遨之后,本姓荀,因荀首食邑于知(通智),遂以邑为氏。智氏世为晋大夫,智伯系荀首五世孙,父智中,称宣子。 智伯与三卿结怨 智伯:“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智国:“今主一宴而耻忍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夫水不可喜,谁不可俱? 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 赵襄子 赵毋恤,又作无恤, 春秋战国之际晋国赵氏的封君。 生年不详,卒于周威烈王元年(前425年)。 卒谥襄,史称赵襄子。 《史记》中所列赵国的襄子纪年,在位为33年(前457至前425年)。 索地攻赵 段规劝谏道:“不可。夫知(智)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向)之以兵;然则韩可以免于患难,而待事之变。” 任章说:“无故索地,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智)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智)氏之命不长矣!”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豫让报仇 “在昔有豫让,他是义侠儿。”这是我国当代史学界和文学界的泰斗郭沫若先生,对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侠士、刺客豫让的中肯评价。 今天在太原市赤桥村西侧,仍然残留着千百年来人们祭祀豫让的祠堂———豫让祠。而赤桥村还保留有当年豫让刺杀毋恤的所在“赤桥遗址”。时至今日仍有一首古诗流传在当地: 卧波虹影欲惊鸥,此地曾闻手椹愁。山雨往来时涨涸,岸花开落自春秋。智家鼎已三分裂,志士恩凭一剑酬。返照石栏如有字,二心臣子莫径由。 * * “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左传》 殴打赵襄子 侮辱赵襄子 前454年(晋哀公三年),决晋水灌向晋阳。围困一年多,城中变为汪洋泽国,“沉灶产蛙”,灶膛成了青蛙的家园;城内人们只好“悬釜而炊”,吊起锅子来做饭;粮食吃完,竟至“易子而食”。 水灌晋阳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