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doc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转自董进宇 以下11点是家长教育孩子过程容易做错的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如果不对这些行为加以避免,会极大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做为精神意义上的人,如果没有自尊心,就象肉体意义的人没有脊梁骨一样,无法站立起来。这样的孩子,在成年后就会沦落成寄生虫、懒汉、乞丐、小偷和流氓。  1.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  太多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众多的学习项目,音乐、绘画、舞蹈、外语……。家长们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无情扼杀。一个孩子什么事没做过,只是学习绝不可能成为天才。恰恰相反,如果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有一位家长对我说:“董老师,我的孩子教育得挺好,我从不让他干家务活,从来不出去和别的同学接触,没事就在家里看电视……就是有点学习不好,有点蔫。最后考大学考了200多分,啥也不想干,老实……”  他的孩子确实被他培养“老实”了!这个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好心做坏事。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容置疑的,但当我们溺爱孩子、代替他做所有的事的时候,恰恰是以爱的名义去伤害他的行为。  还有许多父母,在不自觉之中把孩子变成了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而不是真心关注如何实现孩子的人生理想。  曾有一位妈妈向我咨询,她说:“董博士,请问让孩子课余时间学技能班对不对?”  我说:“学什么是他自己的选择,如果孩子愿意就是对的,孩子不愿意就不对。”  “可是我女儿也没有说她愿意不愿意,我说让她去,她就说行。”  “那你没有问她嘛!”  “没问过。”  “孩子最后学了吗?”  “还没有,我觉得学钢琴不错,书法也挺好,又想学芭蕾,哪个我也不想放弃……”  大家注意到了吧,这位母亲说“我觉得”,“我不想放弃”!我们有多少家长因为自己生命中有遗憾,就硬把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做第二替位攻这个碉堡,把孩子当成工具来炸碉堡!  所以,如果你真正爱你的孩子,真的为孩子考虑,就请放开为孩子包办一切的手,莫要用爱的名义断送孩子的一生的幸福。  2.父母行为轻浮  正如詹姆斯?鲍德温所说:“孩子们从不擅长听长辈们的话,但是从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家长如果自己行为上诸多不检点处,平时出言不逊,言语粗俗,习惯于搬弄是非,孩子就会认为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是正常的,即使他道理讲得再生动, 孩子也不会学会尊重。 3.忽略孩子的存在 如果家长在孩子生命早期不听孩子说话、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状态,这样的孩子就无法树立自尊心。  有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美国一所孤儿院里的很多孩子表现得性情暴躁,攻击性强。为此,孤儿院组织了一批高校的女大学生定期来孤儿院,给孤儿们以持续一定时间的拥抱、抚摸等身体接触的爱抚。结果,孤儿们每次被爱抚后都表现得较为温和。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爱抚,孩子就又会表现得易躁和攻击性。  可见,孩子生来就有被关注、被爱的需求,如果孩子感觉被忽略,不被重视,就会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且越聪明越敏感的孩子受的伤害越深。很多家长找各种藉口不听孩子说话。年幼孩子的普遍反映是“父母什么事也不给我们讲明白!”,“爸妈只说自己想说的话,而我想说的话,他们不肯听!”  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尊重别人,无法安静下来听人说话,我们就可以据此测定,和孩子最亲近的人平时没有专注的听孩子讲话,没有尽可能时时满足他的愿望,无意中造成了孩子自尊心的伤害。 4.当众批评孩子 如果想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你只要当面批评他的缺点,让他没有反驳的机会,一下子就大功告成了! 太多的时候,孩子不听话,在人前屡屡“造次”,我们家长感觉伤了自尊,就大声呵斥孩子。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这是正常的。殊不知,当众批评只能让孩子暂时慑于压力,不敢抵抗。更重要是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恶言恶语不用多,一次就够了,一下子就可以把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伤害了!所以大家在教育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当众批评孩子。 5.破坏性批评孩子 破坏性批评是对孩子自尊心无情剥夺。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希望通过批评来使孩子改掉缺点,我们把他批评孩子的行为看作一个作用力。当这个作用力打在孩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