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课 夜莺的歌声
小返学校语文教案首页
主备课教师: 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 13、夜莺的歌声 教学课时 课 型 教
学
目
标 第 一 课时 第 二 课时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重 点 掌握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 点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课
前
准
备 1、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了解历史背景。 2、多媒体课件。 设
计
理
念 本课的教学,以读为本,同时创境练笔,读写结合。我始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另外,我还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
情
分
析 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于战争年代发生的事了解甚少,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更是不曾体会。因此对学生进行珍爱和平的教育很有必要。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本节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品质,心灵受到一次震撼,经受一次洗礼,从而懂得珍爱和平、追求和平。 板
书
设
计
小返学校语文教案续页
第 2 页
相 关 链 接
相关链接 【写作特点】
一、全文以“夜莺之歌”为主线贯穿始终:歌声把敌人引到河边,带进山林,歌声把敌情传给游击队,歌声又在河边响起。
二、通过“歌声”写出了小男孩的机智、沉着、勇敢。
三、描写主人翁形象富于童趣,使文章充满鲜活的色彩。
【“歌”字解析】
课文中有四处写到“歌”,突出地反映了男孩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品质。我们可以紧扣“歌”字来读课文。
首先,课文开头在写到德国法西斯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时,“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这里的“歌声”是小男孩有意吸引敌人的注意。接着,在小男孩给敌人带路时,他“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似乎把身边的军官给忘了,取得了敌人的信任,为游击队巧送情报,为后面把敌人领入埋伏圈作伏笔。在小男孩把敌人引到树林深处,进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时,“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继而“夜莺的叫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游击队员们知道其中的意思。于是,游击队员向德国兵开火,不多时,全部歼灭了敌人,取得了胜利。这里表现出小男孩为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敌人领进埋伏圈,突出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最后,小男孩完成了任务,又坐在河边执行新的任务,“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生动地表现出他胜利后的喜悦。
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叙述了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小孩子运用计谋,协助游击队战士歼灭敌人的事迹,突出地表现了他面对凶恶的敌人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品格和强烈的爱憎情感。 1.拟人。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描写了一场战争后的破败情景:特别是用“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的拟人,来形象地突出敌人的侵略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破坏,连树木都“垂头丧气”起来。这里,也饱含着人们的无比愤慨。 2.双关。当敌人问小孩子“你们这里有没有人”时,小孩在回答中有一句,“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里的“野兽”明里讲,是真的野兽,战争一开始,枪炮轰鸣,野兽都跑出了树林,跑进了村子,而实际上,是把敌人比作“野兽”,人们见他们来了,“就都跑了”。作者在这里运用“双关”,一方面表现了小孩子的机智聪慧,一方面突出了小孩子对敌人的强烈憎恨之情。 3.排比。小孩子给敌人“领路”时,“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你看,他天真活泼,好像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其实,他是在迷惑敌人。况且,他的“学夜莺叫”“学杜鹃叫”正是给游击队的同志们报信呢!这里的“排比”用得多好。 4.借代。听鸟叫的那个人说:“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叙述:“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这里的几个“夜莺”实际上都是指那个机智勇敢的“小孩子”:他学夜莺叫给游击队报信,就像小夜莺那样机灵活泼,惹人喜爱。 5.反复。课文的题目是《夜莺的歌声》,课文中多次反复出现“夜莺的歌声”,开始是“打破了夏日的沉寂”,中间是“越来越响了”,最后是“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不仅题目是很好的“照应”,而且像一根红线贯穿全篇,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看图说话班一年级家长会.0ppt.ppt
- 看拼音写词.ppt
- 真太阳时计算表LOU.xls
- 真太阳时计算表v2.0.xls
- 真正的旅行,在丽江更加从容、休闲、享受漫漫时光.doc
- 眼科超声测量与常见病诊断要点-手术刀.ppt
-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ppt
- 短文两篇-《夸父追日》ppt课件.ppt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ppt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ppt课件(31页).ppt
- 场地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 2024年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玉岩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文昌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小雄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雁溪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板桥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最近下载
- JGJ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docx VIP
- TB_10307-2020 铁路通信、信号、信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ocx VIP
- 简明新疆地方史读本电子版 .pdf VIP
- 基于PLC的加热反应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pdf VIP
- 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课件.pptx VIP
- TB10181-2017 铁路隧道盾构法技术规程.docx VIP
- 静脉输液课件(共87张PPT).pptx VIP
-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2春平时作业1答卷.doc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桂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新课标考试题库及答案1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