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阶段检测 中国近代史综合检测.doc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阶段检测 中国近代史综合检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阶段检测 中国近代史综合检测.doc

中国近代史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货币战争》中说:“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它们将首先打垮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军事与国防的开支权将逐步沦丧。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待宰羔羊。”英国首先冲击大清帝国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  ) A.鸦片走私 B.商品输出 C.强迫赔款 D.开设工厂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中“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军事与国防的开支权将逐步沦丧”的信息联系鸦片走私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再结合题干中“首先”,故选A。B、C、D三项都发生在鸦片走私之后。 2.史学界认为: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对中国而言,是部分领土和主权的丧失;对列强而言,则是在中国国土上取得了超国民待遇。这是一种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上的严重不对等。据此解读,《马关条约》中日本取得“超国民待遇”最典型的表现是(  ) A.与清政府协商关税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C.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答案 D 解析 A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排除;B、C、D三项都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但B、C两项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签订时,清政府严格限制本国公民投资设厂,故D项是“超国民待遇”的表现。 3.(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高考)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1853年时,英国商品因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但中国人均消费的英国棉纱、棉布远低于印度的人均消费量,根本原因是中国小农经济发达,对英国商品进行顽强的抵制。故答案选D。 4.下列从不同角度对洋务派“中体西用”主张进行了评价,如果按照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来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洋务派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 ②“自强”“求富”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③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具体表现 ④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是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上对其目的的认识;②是突出其近代化的作用;③中的“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是全球史观,也是整体史观;④突出了“中体西用”思想矛盾背后的文明冲突。 5.学者马勇在新著《1911年中国大革命》中这样论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国,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对于辛亥革命,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 B.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模仿了120多年前的法国 C.辛亥革命的前一阶段是法国式革命,后一阶段是英国式革命 D.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实现了现代民族国家的重建 答案 D 解析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起像美国一样的总统制共和制,实行民主政体,A项正确;政治手段指资产阶级革命,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前期采取了革命的方式,后期则采取了议会斗争的方式,C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6.据记载:从1900年至1911年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 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答案 A 解析 由题目中“1900至1911年间”可知B、D两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也没有体现“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排除C项。因此选A项,在“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下,更多人投资实业。 7.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思潮 C.马克思主义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解析 从时间上“1918年”和“盲目输入西方学说”“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可以推断出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后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正确答案为D项。 8.(2014·浙江高考)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甲图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   乙图 民国初年男子剪辫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