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统第三章作业答案.doc
3.4 求证:
(a) (b)
解:(a)由自由能的全微分(式(3.2.9))
(1)
及偏导数求导次序的可交换性,易得
(2)
这是开系的一个麦氏关系.
类似地,由吉布斯函数的全微分(式(3.2.2))
(3)
可得
(4)
这也是开系的一个麦氏关系.
3.5 求证:
解:自由能是以为自变量的特性函数,求对的偏导数(不变),有
(1)
但由自由能的全微分
可得
(2)
代入式(1),即有
(3)
3.7 试证明在相变中物质摩尔内能的变化为
如果一相是气相,可看作理想气体,另一相是凝聚相,试将公式化简.
解:发生相变物质由一相转变到另一相时,其摩尔内能、摩尔焓和摩尔体积的改变满足
(1)
平衡相变是在确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发生的,相变中摩尔焓的变化等于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即相变潜热L:
克拉珀龙方程(式(3.4.6) (3)
即
(4)
将式(2)和式(4)代入(1),即有
(5)
如果一相是气体,可以看作理想气体,另一相是凝聚相,其摩尔体积远小于气相的摩尔体积,则克拉珀龙方程简化为
(6)
式(5)简化为
(7)
3.9 以表示在维持相与相两相平衡的条件下相物质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相的两相平衡摩尔热容量,试证明:
如果相是蒸气,可看作理想气体,相是凝聚相,上式可简化为
并说明为什么饱和蒸气的热容量有可能是负的.
解:根据式(1.14.4),在维持相与相两相平衡的条件下,使相物质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为
(1)
式(2.2.8)和(2.2.4) (2)
代入式(1)可得
(3)
将克拉珀龙方程代入,可将式(3)表为
(4)
如果相是气相,可看作理想气体,相是凝聚相,,在式(4)中略去,且令,式(4)可简化为
(5)
是饱和蒸气的热容量. 由式(5)可知,当时,是负的.
3.10 试证明,相变潜热随温度的变化率为
如果相是气相,相是凝聚相,试证明上式可简化为
解: 物质在平衡相变中由相转变为相时,相变潜热L等于两相摩尔焓之差:
(1)
相变潜热随温度的变化率为
(2)
式(2.2.8)和(2.2.10)给出
(3)
所以
将式中的用克拉珀龙方程(3.4.6)代入,可得
(4)
这是相变潜热随温度变化的公式.
如果相是气相,相是凝聚相,略去和,并利用,可将式(4)简化为
(5)
3.15 证明在曲面分界面的情形下,相变潜热仍可表为
解:以指标和表示两相. 在曲面分界的情形下,热平衡条件仍为两相的温度相等,即
(1)
当物质在平衡温度下从相转变到相时,根据式(1.14.4),相变潜热为
(2)
相平衡条件是两相的化学势相等,即
(3)
根据化学势的定义
式(3)可表为
因此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师大 桂苑-寝.ppt
- 浙教版 三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蚕的生命周期.ppt
- 浙教版 三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蚕的生长变化.ppt
- 浙教版上科学比热.ppt
- 浙教版二上《我爱您,祖国》课件.ppt
- 浙教版新教材八年级科学. 电荷与电流两课时.ppt
- 浙江 行走在消逝中.doc
- 浙江冠博银通联签约步骤及出入金流程.doc
- 浙江吉盈贵金属交易系统使用方法.ppt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网络》答案A.doc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