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珠状壳聚糖对茶汤中茶多酚的吸附及解析研究.doc
珠状壳聚糖对茶汤中茶多酚的吸附及解析研究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应用化学专业
118652009056 苏子达 指导老师 薛丽群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珠状壳聚糖对茶多酚的吸附和解析性能。结果表明,在吸附剂珠状壳聚糖用量4g、180r/min4h、pH7.5、温度30℃1.050mg/mL,珠状壳聚糖对茶多酚的吸附率可达80.63 %,在该条件下壳聚糖对茶多酚的吸附效果最好;而用80%的乙醇作为解析剂、30℃、180r/min、2h条件下,对吸附茶多酚后珠状壳聚糖的解析效果较佳。
【关键词】珠状壳聚糖、茶多酚、茶汤、吸附、解析。
1前言
茶,是我国文化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茶文化已经风靡全世界。对茶的种植利用可以追寻至数千年之前,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茶作为一种健康的养生饮品收到广泛的推崇,加工后的茶叶冲泡饮用具有强心、宁神、排毒以及抗衰老等等功效[1]。是故茶的种植日渐广泛,产量极其巨大,但在茶叶的加工中难免会产生一定量的茶末、碎屑与废弃枝叶之类的废料,而这些废料与大多数的陈茶的利用方法极为有限,经济价值不高,然而陈茶与新茶的主要保健物质(茶多酚)并无区别,若能对陈茶或废料进行深加工,开发一些茶多酚产品,不仅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还能提高其经济利用价值。
本论文实验的目的就在于,对茶叶中于人体有保健功效的主要物质茶多酚的提取。茶多酚为茶叶内所含的多酚类物质的总称,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黄烷醇类(儿茶素类化合物)、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缩酚酸类多酚化合物的复合体黄烷醇类化学物质(儿茶素),黄烷醇类化学物质(儿茶素)也是最重要的组成成分,黄烷醇类化学物质儿茶素(C)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它主要的组成成分有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酸GA)、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2]几种单体。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它具有: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以及在医学上用于消除活性氧自由基、防癌、防治高血脂血症引起的疾病、提高人体综合免疫能力等等强大功效[3-5]。所以茶叶中有效成分茶多酚该如何有效健康的提取,一直是很多人研究和展望的方向。
目前较为常见的茶多酚提取方法有:溶剂浸提法、金属离子沉淀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声波浸提法、微波浸提法等[4]。[ 6-7 ]主要是将茶叶用极性溶剂浸渍(如丙酮、乙醚、乙醇、氯仿等。金属离子法是用金属沉淀茶多酚,使其与咖啡碱分离,该法较常用到的金属离子有Ca2+、Fe2+、Mg2+、Al3+、Zn2+等金属离子沉淀法的选择性和产品纯度均较高,稀酸转溶过程中茶多酚损失较大且金属离子有一定的毒性。CO2 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具有萃取温度低、选择性高、无毒等优点,茶多酚在超临界萃取过程中不易氧化产品纯度高超临界CO2中茶多酚的溶解度小仍很低限制了的应用。[8-9]与常规的溶剂浸提法相比,具有提取温度低、生产耗能少、目标产品得率高 、氧化损耗小等特点。曹雁平等[]用双频复合超声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在浓度、提取率和提取速率方面都优于单频超声法[11],减少茶多酚在高温下的氧化,提高产品品质与得率,然而该法对其组分有一定影响。
树脂吸附分离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耗少 、作条件温和、免了有效成分失活。而且该方法的溶剂乙醇是无毒、无污染、回收容易,所用的吸附剂壳聚糖可再生、成本低,有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罗志敏[1]等珠状壳聚糖树脂对绿茶中茶多酚的吸附,在实验条件下吸附率达74.1%,单位吸附量可达136.1mg/g。壳聚糖是环保型的天然生物材料,来源丰富、无毒、无污染,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1]。。并且氨基聚合物还可以通过疏水键对茶多酚进行吸附[],而且通过此法生产的使用安全性比较容易有保证,这对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工业更有特殊的重要性。对其进行吸附动力学初步探讨。壳聚糖,浙江玉环澳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盐酸无水乙醇酒石酸钾钠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等均为市售分析纯。7200型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pHS-3C型精密酸度计,上海虹益仪器仪表有限公司;88-1大功率磁力搅拌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H.H.S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TH2-C台式恒温振荡器,太仓市华美生化仪光厂;DK-S2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prostar-21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瓦里安;SHB-Ⅲ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AUY220型分析天平,日本岛津;UV-17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电子万用炉,天津市泰斯特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