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月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邯郸市201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提“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与“商鞅变法”,被称为我国公元前的两次重要改革。两者前后相距不过五十年,但这两次改革又是不同的。在形式上,“商鞅变法”类似“对内搞活”,“胡服骑射”则近于“对外开放”。
“胡服骑射”的首创者是赵武灵王赵雍。公元前307年,赵雍实行“胡服骑射”,在当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战国纷争,七雄逐鹿,列强环伺,恶邻相向……生死存亡的选择,体现了这场改革的迫切性。
任何改革的推行,都会遇到阻力。当时,草民们对于“国是”,无论改良还是改革,没有任何话语权,改革的阻力来自权力核心与权贵阶层。他刚提出“吾欲胡服”,就遭到群臣的反对,最大的阻力则来自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王叔公子成。
既得利益和固有观念都会构成改革的阻力。神圣律条与既得利益结盟,其所构成的阻力,更加冠冕堂皇,难以逾越。华夷之辨,是华夏民族悠久的心理防线。自古以来,都是“用夏变夷”,倘若主动“以夷变夏”,难免会触犯某些人的心理禁忌。“胡服骑射”式的改革只是引进外来先进文化,从表面看,赵雍引进的只是域外的服饰与兵制,但却涉及华夏先民的生活方式与作战制度。这样的改革,阻力之大,是可以预料的。
为反对改革,公子成竟称病不朝。作为一个坚定的国情主义者,他批评赵雍是“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在他眼里,“远方之服”与“古来之道”,是不共戴天的,“古来之道”是立国存身之根基,“远方之服”是灭国亡身之祸源。
蹈常袭故,抱残守缺,是公子成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不适于进步。对外来的器物、典制、文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渐次抵抗、无奈接受的完整的历史链条。今人已经可以毫无心理障碍地乘坐美国飞机、使用日本电器、喷洒法国香水了,但在典制、文化层面,仍然留下了“中体西用”的尾巴。这也是近代中国步履蹒跚的原因之所在。近代尚且如此,何况两千三百多年前。鲁迅先生说:“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坟?看镜有感》)由于公子成辈只有权力与利益的算计,根本没有“要进步或不退步”的追求,“自出新裁”或“取材异域”,自然就谈不到了。
在这点上,赵雍的观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由此,他确立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史记?赵世家》)他的观念,不“循法”,不“法古”,“随时制法,因事制礼”,一切以有利于进步为原则,体现了创新与发展的辩证法。
近代史上,梁启超对其评价甚高,将其与沙皇俄国的彼得大帝相提并论。他在谈到“胡服骑射”时写道:“王(赵武灵王)以其远大之政策,英鸷之材略,冒万险、犯万难……卒能使贵族服其教,黎元化其俗,十年之间,四征八讨,使赵为当时一等国,扬我民俗声威于域外。”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胡服骑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胡服骑射”开始于公元前307年,是我国先秦时期“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两次重要改革之一。
B.梁启超将“胡服骑射”首创者赵武灵王赵雍与沙皇俄国的彼得大帝相提并论,并高度称赞“胡服骑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C.战国纷争,七雄逐鹿,列强环伺,恶邻相向……生死存亡的选择,体现了“胡服骑射”这场改革的迫切性。
D.“胡服骑射”引进的虽只是域外的服饰与兵制,却触及华夏先民的生活方式与作战制度,因而受到极大的阻力。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赵雍的改革受到群臣和百姓的普遍反对,特别是其权力核心与权贵阶层的代表人物王叔公子成的极力阻挠。
B.既得利益、固有观念和神圣律条都会构成改革的阻力,而“华夷之辨”则是华夏民族悠久的心理防线。
C. 公子成是一个坚定的国情主义者,他认为“远方之服”是立国存身之根本,而“古来之道”乃灭国亡身之祸源。
D.一切以有利于进步为原则的改革,都能体现创新与发展的辩证法,因而“能使贵族服其教,黎元化其俗”。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赵雍实行“胡服骑射”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功,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在批判当前改革中阻挠改革发展的既得利益集团。
B.蹈常袭故、抱残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doc
- 2016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6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6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科数学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6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6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科数学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6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6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6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数学理试卷.doc
- 2016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doc
- 2016年河北省饶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无答案).doc
- 2016年河北省饶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无答案).doc
- 2016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_物理试题_Word版含答案.doc
- 2016年河北衡水市-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doc
- 2016年河北衡水市-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doc
- 2016年河北衡水市-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题.doc
- 2016年河北衡水市-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 政治试题.doc
- 2016年河北衡水市-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 数学文试题.doc
- 2016年河北衡水市-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 数学理试题.doc
- 2016年河北衡水市-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 物理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