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捕捉动态生成 凸显精彩课堂.doc
捕捉动态生成 凸显精彩课堂
衢州市柯城区兴华中学 王宝仙
摘要:有效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领悟新课程理念,展开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倡导教师敏于捕捉课堂亮点,促进课堂有效生成。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抓住课堂的动态生成特点,从备课预设、课堂呈现、课外延伸、资源重组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动态凸显课堂生成过程,构建和谐亮丽的新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预设、动态生成
一、问题的提出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主张:“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①先离开再休息后返回;预备方案②先离开再绕着原地走圆弧线后返回。备课时可引导学生从行程、工程、温度、消费等方面思考,方案设计促使学生注重生活,生活场景赋予学生创造的空间。
2、备出轮廓 预设生成
传统教学中过多考虑如何教、如何提问、如何启发引导、如何设计练习等。新课程的备课关键是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重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课堂环节。笔者备课时,重备环节安排,活动组织等大体轮廓。如在“浙教版八下5.1课时三的利用正多边形平面镶嵌”一课,围绕主题备出轮廓:概念内涵——用一个正多边形拼——用两个正多边形拼——总结发现规律——拓广用三个及三个以上正多边形拼,每一步都是开放的,不同的拼嵌展示不同的预设生成,教师可根据课堂情景,生成更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
3、留足时空 预设生成
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生命线。为了保证学生探究的时间,备课时教师要多预设课堂的探究时空,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如“浙教版八上2.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节的作业5:一张顶角为360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两刀,分成3张小纸片使每张小纸片都是等腰三角形,你能办到吗?请画出示意图说明剪法。为了更好理清分割的要领,备课时还预设了一个延伸。延伸:一个三角形可被剖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原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60,求原三角形最大内角的所有可能的值。画出示意图说明剪法。在操作活动安排上备足了时间,结果学生解决作业题方案很多如图(2)
并在备分割的延伸内容时设计几个问题:①你能利用基本图形找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吗?②你还能利用分割线经过360或不经过360画出图形吗?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分类讨论展示出结果如图(3)。显然,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达到预设中有生成。
图(3)
(二) 捕捉课堂动态 凸显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不再是一出按教案上演的“情景剧”, 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与同学老师进行对话、共享。各种不确定因素,使课堂出现了一个个“生成点”。 一个有厚实底蕴的教师,应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巧加选择、聚焦,较好地调整教学目标和过程,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动态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生成。
1、巧妙设问 激发生成
教师巧妙、灵活、开放的提问,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选择一个好的问题,是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关键。巧妙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欲。笔者曾在初三复习课中做过如下的设问:
案例1 :如图4 △ACD,△AE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D=∠EAB=900,EC、BD交于点F。
探究1、试说明EC与BD的关系:(EC=BD,EC⊥BD)
探究2、试说明点A在∠EFD的平分线上(过A作AP⊥EC,AQ⊥BD,AP=AQ点A在FD的平分线上)
探究3、观察、猜想,若将两个有公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绕着顶点旋转任意角度,以上结论还成立吗?(成立)
探究4、如图5,如果把题目中的△ABE和△ACD改为等边三角形①试说明EC与BD的关系?(EC=BD,EC与BD夹角600)②试说明点A在∠EFD的平分线上(同上理)
探究5、如图6在△AEB与△ACD中,∠BAE=∠CAD,AB=AE,AC=AD,CE交BD于F,交AB于点G,请你说出两个符合命题条件的结论。(有公共顶点且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在旋转过程中,连接对应底角顶点的线段相等,其夹角等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且顶点在对应底角顶点连线所成角的平分线上。)
一追三问,挖掘了命题丰富的内涵;一题五探,把命题尽可能地外延;从特殊到一般探索了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规律,特别是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比较,构建了合理的知识框架。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真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浪尖头上见真缔”的效果。
2、锁定亮点 构建生成
在教师的诱导或在某种情景下,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会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扁形动物门).ppt
- 扁昔医术.ppt
- 扁桃体切除.ppt
- 扁线规格及面积.doc
- 扁锹繁殖术~饲养与繁殖.ppt
- 打 骆家坝镇钟家沟小学.doc
- 打包机的黑箱法设计.ppt
- 打包机设备相关介绍.ppt
- 打印机IP地址,更换后,电脑端设置方法.doc
- 打印机故障处理办法.ppt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和旋转的特征 (2).ppt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素养特训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应用.ppt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素养新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及表面积的应用.ppt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极速提分法 第2招 特殊数的倍数的特征.ppt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单元 因数和倍数 第3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 (2).ppt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4单元 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ppt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9课时 体积单位间换算的应用.ppt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极速提分法 第14招 分数单位的拆分 (2).ppt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4单元 4.5.4 通分 (2).ppt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素养特训 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技巧.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