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2卷 第 1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理 工 版 ) 、 、,01.22 NO.1
2009年 3月 JOURNALOFNINGBOUNIVERSITY(NSEE) Mar. 2009
文章编号:1001.5132(2009)01—0039—05
大黄鱼gdf-8II开放阅读框序列克隆及分析
孙 升,薛良义 ,童丽娟
(宁波大学 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GDF8是动物肌肉发育和生长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对gaf-8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重要养
殖鱼类大黄鱼的遗传育种.在 已克隆大黄鱼 gdf-8I的基础上,采用 同源克隆策略,首次克隆了
2357bp的大黄鱼gdf-8II开放阅读框序列(0RF),它由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 359
个氨基酸,其中外显子III与大黄鱼gdf-8l的外显子 III序列相似度较高,这提示外显子 lII受到
了高度 的进化限制及其功能的重要性.基于 gaf-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鱼类的
gdf-8II是与gdf-8I不同的基因,有必要对gdf-8II基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大黄鱼;gdf-8II;开放阅读框 ;克隆
中图分类号:O75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 90年代发现生长分化因子一8(Growth 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仅在金鲷(Sparusaurata)、
andDifferentiationFactor-8,GDF.8)对生长具有负 斑马鱼(Daniorerio)等少数几种鱼类中克隆获得其
调控作用,gdf-8敲除的小鼠,其骨骼肌重量明显增 完整的编码序~lJ[5,6,17-19],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方面
加,是正常野生型小鼠的 2倍左:右1【].突变小鼠骨 的相关报道.
骼肌肥大的原因既有肌细胞的增生也有肌纤维的 根据研究,gdf-82种异构体在序列的长度、相
肥大.随后 gdf-8的功能在双肌牛品种比利时蓝牛 似度及时空表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们.在
(BelgianBlue)和皮尔蒙特牛(Piedmontese)得到进 目前对 gdf-8I进行较为深入研究的前提下,为更
一 步证明2【1.该基因在动物育种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好地阐明gdf-8对鱼类骨骼肌生长的作用机制及该
日益得到动物育种学家的关注. 基因的其他功能和特点,有必要对gdf-8II进行深
近年来发现某些鱼类在系统发生过程中,有 入的研究.
基因重复现象发生,导致gdf-8产生 2种异构体l3J. 本文在已获得大黄鱼 g,af-8I基础上,采用同
目前,对鱼类gdf-8I的研究较为深入,已在多种鱼 源克隆策略,首次克隆了大黄鱼gdf-8II开放阅读
类中克隆到gdf-8IL3川,本实验室也已克隆了大黄 框序~Jt(OpenReadingFrame,ORF),并对其结构、
鱼gay-8I的全长序Yt](AY842934)川,而对gdf-8II 序列进行了分析.
收稿 日期:2008—03.17. 宁波大学学报 (理工版 )网址:http://3xb.nbu.edu.cn
基金项目:国家 863计划项目 (2006AA10A405);浙江省 自然科学基金 (Y306295);宁波市 自然科学基金 (2006A610083);
浙江省教育厅新苗人才计划项 目 (2007R40G2070027);宁波大学科研基金 (XK0613041).
第一作者:孙 升 (1983一),男,浙江台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生物分子生物学.E-mail:ksun1983@gmail.com
通讯作者:薛良义 (1962一),男,浙江宁波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水产生物基因资源与遗传育种.E·mail:xueliangyi@nbu.edu.c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