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移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江移民.doc

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农村外迁移民搬迁圆满结束 8月25日,随着淅川县滔河乡张庄村312户1192名移民和大石桥乡大石桥村255户1029名移民分别踏上前往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乡新家的征程,淅川县第二批移民搬迁任务顺利完成。同时,这也标志着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农村外迁移民搬迁工作圆满结束。 截止8月25日,16.2万库区移民,已累计搬迁15.26万人,占总任务的94.2%,已基本完成。8.6万第二批移民已顺利搬迁7.67万人,剩余的0.94万淅川县后靠、投亲靠友分散安置和郑州市安置的4个社区移民将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移民搬迁任务。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主要水源地,也是工程主要淹没区和移民安置区。中线工程从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渠首开闸引水,到达北京团城湖,向北京、天津和沿线20多个城市供水,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 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1958年9月动工,1973年建成。正常蓄水位157米,淹没淅川县土地面积362平方公里,其中县城1座、大小集镇14座,最富饶的丹阳川、顺阳川、板桥川三川平原的28.5万亩耕地淹没殆尽,楚国始都丹阳也从此沉睡江底,动迁移民达20.2万人。淅川移民搬迁工作从1959年开始,到1978年结束,历时20年,先后分6批进行,安置在青海省2.2万人,湖北省6.9万人,河南省淅川县9.6万人,邓州市1.5万人。淅川移民主要分布在库区12个乡镇,278个行政村。 为保障中线工程供水,丹江口大坝自2005年9月开始加高续建。坝顶高程从初期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设计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总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新增淹没面积370平方公里。水库淹没淅川县土地面积144平方公里,涉及11个乡镇,185个行政村,1312个村民小组,动迁人口16.2万人。淹没3个集镇,36家工矿企业和大批基础设施,各项静态损失达90亿元,主要淹没指标居库区两省六县市之首,相当于湖北省库区五县市总和。 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淅川移民“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淅川县于2008年开始启动试点移民搬迁1.08万人,2009年启动57个村6.5万余人的迁安工作。2011年8月底前全部完成全县中线工程移民的搬迁安置任务,2014年实现通水目标。淅川县16.2万移民,规划县内安置2.3万人,出县安置13.8万人。县内安置规划在淅川县8个乡镇52个村建76个居民点。出县安置规划在本省郑州、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南阳6个地市,25个县市区、135个乡镇、698个行政村,需建设移民安置点569个。同时淅川要完成3个集镇、36个工业企业迁建和公路、码头、电力、电信、广播电视、水利水电设施等专项设施恢复改造任务。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移民迁出县,淅川移民搬迁工作极其特殊和复杂,主要表现在新老移民交织、一批与二批交织、外迁与内安交织、移民搬迁安置与干渠征迁安置交织,面临着三个“前所未有”: 搬迁任务前所未有,全县16.2万移民,超过小浪底移民最多的新安县,也超过三峡库区农村移民人口最多的万县市,移民占有量和动迁人口居全国第一;搬迁的批次、规模和强度超过了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工程,是中国和世界水库移民史上前所未有的;库区情况和矛盾前所未有。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淅川县委、政府始终把移民迁安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打响了一场史无前例、感天动地的移民迁安攻坚战。自移民工启动以来,全县上下与时间赛跑,同困难抗争,冒高温、战酷暑、遭雨淋,用忠诚和奉献谱写了一曲气势恢宏的大搬迁之歌。 “移民搬迁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我们精心部署,科学组织,创新方法,从而推动了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成功破解了这个‘天下第一难’。”淅川县委书记、县移民指挥部政委袁耀生说。 ——高效能指挥。为加强对移民工作的领导,淅川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移民部门综合管理,相关单位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成立了移民工作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分别任政委、指挥长,县四大家领导及副处级领导干部分别任副政委、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9个工作机构,从县直部门抽调130名精兵强将,充实到指挥部。第一批移民搬迁中,又开创了国内移民工作的先河,创造性地成立了搬迁指挥中心,在移民乡镇、移民村分别成立前线指挥部、分指挥部。完善了信息收集、指令下达、执行反馈三大程序,出台了决策形成、决策落实、决策反馈三项制度,形成了以指挥中心为枢纽,向下发散、向上回拢的指挥调度运行机制。同时,探索建立了移民安置工作5个阶段、31个工作环节的操作规范和千分考评体系,建立健全移民工作台账和激励机制,强化督查考评,及时兑现奖惩,推动了工作开展。 ——全方位宣传。宣传是思想的发动机,思想通,则百事通。淅川把宣传工作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