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莲花尊的比较研究一.doc
莲花尊的比较研究(1)
欧阳希君
原文部分章节2007年发表于《收藏快报》,收入《欧阳希君古陶瓷研究续集》
1河北省博物馆藏莲花尊
笔者通过长时间收集整理,共收集到莲花尊的资料39件(部分为赝品),有青瓷、褐釉瓷及黄釉陶、三彩陶,时代从南北朝至“宋代”,其中“宋代莲花尊”、“隋褐釉莲花尊”等为新仿赝品。而“三彩陶莲花尊”在没见到实物前,无从置喙,但从图片观察,存疑较多。兹按出土时间、地点和传世品,分别叙述。
一、出土或传世的莲花尊
(一)河北出土莲花尊4件
1948年5月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被当地农民挖掘,出土文物被拿走。其后不久,景县人民政府、衡水十一分区知道情况后,派人调查并搜集已掘出文物。1955年底中国历史博物馆(时称北京历史博物馆)再次派员赴景县调查,发现四座墓及另一墓道被挖掘,出土墓志五合及墓志盖一合,最早为北魏正光二年(521年)封魔奴墓志铭,最晚的为隋开皇九年(589年)封延之妻崔氏墓志铭。4件莲花尊是和其它近300件文物一起从当地农民家中收集,但出土情况不明,仅凭当事人回忆,其中2件出土于封子绘墓,2件出土于祖氏墓[3]。因此这批瓷器与墓葬关系已不是十分明显。这4件莲花尊一件保存于河北省博物馆,一件陈列于北京历史博物馆,另两件分别陈列于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及陶瓷馆中[4]。四器均有盖(有两个盖已破碎不能复原),造型花纹亦相同,仅颈部的花纹略有不同。莲瓣有六层的、有七层的,雕贴并用,遒劲有力[5]。
02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莲花尊
河北省博物馆藏莲花尊(图1),通高61.2、尊高54.4、口径15、底径17㎝,口部稍残,顶有莲瓣形盖,盖心有突起的覆莲式捉手,颈部装饰贴花两层,间以三道凸弦纹,上层为堆贴龙戏莲团花四组,下层为兽面与双龙戏珠团花各二组,肩设六个双梁系,腹饰仰覆莲瓣,胫部为两层覆莲,浅灰胎,施白色化妆土[6]。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莲花尊(图2),一说高69.8㎝[7], 一说通高63.6、口径19.4㎝[8],莲瓣形盖,口沿下对称设双耳,颈间交接处有六个双梁系,整器以堆贴手法自上而下饰以宝相花、团龙、神兽、仰覆莲花,施青釉,聚釉泛绿。
故宮博物院藏莲花尊2件,一件(图3)高67、口径19、足径20㎝[9],该器口部呈喇叭形外侈,唇沿比较圆滑细薄,往下至颈部逐渐加厚,肩部丰满,设6个复式系,下腹器壁线条外凸,弧度较大,喇叭形足。口沿有两道弦纹,沿下堆贴飞天,颈下端为6组贴花团龙,肩部饰双层莲瓣,莲瓣间贴菩提叶,腹中为翘头覆莲,下腹为仰莲该器尺寸有多说,如高66.5、口径19.2、足径20.6㎝[10],以及高70㎝[11]等。另一件(图4)[12]高55.8、口径15.5、足径17.8㎝,造型、纹饰等与上件无异,口部至肩部堆贴花纹三周,上周为六组飞天纹,中层为宝相花,下面为四组兽面和两组蟠龙,肩部六个复系,上腹饰覆莲花,下腹为双层仰莲,高足上有双层覆莲。胎骨坚硬,釉色润泽。
03故宮博物院藏莲花尊
(二)湖北出土莲花尊5件
武汉先后出土莲花尊5件[13]。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莲花尊(图5)[14],1956年2月湖北武昌县何家大湾南齐永明三年(485年)刘觊墓甬道前部出土。高32.8、口径21.1、足径11.8㎝,有盖,盖上饰五宝装莲瓣,钮上为方格线纹,敞口,长颈,椭圆腹,平底,喇叭形圆足,肩有六耳,口边有两个倒置横耳,颈部上饰十瓣仰莲,下饰忍冬花纹,中间隔以凸弦纹二道,腹部上饰覆莲十二瓣,下饰仰莲九瓣,中间以忍冬花纹相隔,肩耳之间和圈足上均饰竖道凹纹。施透明青釉略带黄绿,光润匀薄,釉面见流聚釉现象[15]。04故宮博物院藏莲花尊
湖北省博物馆藏莲花尊(图6)[16],1956年8月湖北武昌县钵盂山南朝墓出土。高43.7、口径12、腹径27.3㎝,带盖,覆莲形,盖沿为锯齿形,喇叭口,颈中有凸弦纹,弦纹下堆贴纹饰精美,肩设厚重拱梁形系,上腹饰覆莲瓣,下为仰莲,胫足饰覆莲,通体施青釉。钵盂山同时出土了两件莲花尊,其中一件器形与封氏墓出土大尊基本相同,惜出土时已破碎残缺不全[17]。图7为钵盂山同时出土另一件莲花尊[18],尺寸不详,修复后与图6相同。05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莲花尊
武汉博物馆藏莲花尊(图8)[19],1979年湖北武昌区(现江夏区)关山何家垅南朝墓出土,通高38、口径12.6、底径14.5㎝,喇叭口,长颈中束,橢圆腹,口沿下有二个对称横桥型耳,肩部有六系,颈部饰刻花和贴花,凸弦纹以上为刻划花和堆贴神兽,凸弦纹以下为堆贴神兽等,腹上部刻划卷草纹,中部堆贴双层覆莲,下部为刻划莲瓣纹。足根部为堆贴的两层仰莲。胎质细腻,施青釉见小开片[20]。06湖北省博物馆藏莲花尊
武汉博物馆藏莲花尊(图9),湖北武昌区(现江夏区)关山M335墓出土,高30.9、口径12.8、底径13.8㎜,口唇外撇,长颈中部有凸弦纹一周,上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