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憎恨.ppt
在中国现当代新诗的画廊里,绿原的诗歌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17岁初登诗坛的绿原歌唱着自己编织的“童话”行走在现代诗歌的征程中,无论其早期诗歌《童话》的梦话迷离,中期诗歌的悲愤激情,还是晚期诗歌的沉郁厚重,绿原始终坚持着执着而又独特的艺术追求。 整体感知 本诗写了哪两类意象?这两类意象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通过这种组合关系表达出怎样的主题? 【明确】 第一类——“群花、红雀、繁星、月光”等美好的意象; 第二类——“风、野火、蝗虫”等丑恶的意象。 这两类意象形成对比。 表达了对破坏宁静美好生活的 侵略者的憎恨。 本诗是如何表现“憎恨”这一主题的?(表现手法)诗人憎恨什么? 【明确】通过两组截然相反的意象群的对比,作者表达对破坏宁静美好生活的侵略者的憎恨;否定句式的连用,长短句式的交错使用也增强了诗歌表现的力度。 绿原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苦难抗争,要解读绿原就应当从诗人对苦难世界的应对和他对诗歌美始终不倦的追求入手。 《憎恨》写于1941年,后收集在桂林希望社出版的诗集《童话》中。《童话》可以视为绿原创作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诗风比较柔和而清纯,多少有点儿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色彩,其中也有一些诗“童话的气氛很浓,也渗着一些忧郁的抒情情调”。但是诗人又是在山河破碎的抗日战争中亲近诗神的,这就注定了他“童话”之梦的转瞬即逝。即使他用灵动之笔去亲近春天的风和流水,去描绘“神话的夜”,也有时代的“忧郁”袭来,也有压抑不住的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憎恨”。 这首诗和“七月诗派”的多数作品一样,也是发愤之作,但它含有内省的色彩,掩卷深思,感到它在发愤中又不乏凝重而有一层歌德式的庄严和静穆。绚丽的梦境与寒冷的色调并存,新鲜活泼的意象与时代的忧郁同在,成为绿原此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这首诗展露了诗人与众不同的音色,呈现出诗人独有的语言特点,在诗歌的末尾诗人还表露心中战斗的理想:“不是要写诗,/要写一部革命史啊。”至此,诗人展现了战士的风采,其在文坛上的形象──诗人本色、战士性格和哲人风度在这首诗中已有所表现。 结合对本诗的读解,谈谈对诗人将诗集取名为《童话》的用意。 赏析 艺术手法 * 憎 恨 绿 原 绿原(1922— 2009),原名刘仁甫。又名刘半九。 “七月派”诗人。 2岁和13岁时父母相继去世。 他一生历经磨难,解放前曾遭遇国民党当局的政治迫害,在大学即被通缉而不得不离校逃亡;解放后又被诬为“国民党特务”和“胡风分子”,蒙难二十五年。写本作时仅19岁。 憎恨 绿原 不问群花是怎样请红雀欢呼着繁星开了,不问月光是怎样敲着我的窗,不问风和野火是怎样向远夜唱起歌…… 好久好久,这日子没有诗。 不是没有诗呵,是诗人的竖琴被谁敲碎在桥边,五线谱被谁揉成草发了。 杀死那些专门虐待着青色谷粒的蝗虫吧,没有晚祷!愈不流泪的,愈不要十字架;血流得愈多,颜色愈是深沉的。 不是要写诗,是要写一部革命史呵。 1941年 诗的末句“不是要写诗,要写一部革命史啊”有何含义? 这一句展示出诗人的诗人本色、战士性格和哲人风度合而为一的形象。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他已深深意识到反抗、斗争已经成了第一义——压倒一切的任务了。这句诗传达出诗人强烈理性思辨的色彩,使诗歌呈现出哲理化倾向。 不问群花是怎样请红雀欢呼着繁星开了,不问月光是怎样敲着我的窗,不问风和野火是怎样向远夜唱起歌…… 以三个否定句铺陈了业已消逝的诗意葱茏的美好风景:“群花”“请红雀欢呼着繁星开了”,“月光”“敲着我的窗”,“风和野火向远夜唱起歌”;这些童话般清纯、平和、安恬且生意勃发的景观。成为了一种令人留恋的记忆。连用三个“不问”,语气决绝,暗示了正是诗人当时的现实处境吞噬了诗意的境界。三行长句曲折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愤懑,为全篇奠定了感情基调。 ① 好久好久,这日子没有诗。 连用单个直白急切的短句,由前面的形象描画转入冷峻的议论,简捷干练地揭示了“无法作诗”的黑暗现实。开头部分这两节诗句长短的变换,由声形并茂、生意盎然的风景描绘陡然转为直截简短、触目惊心的现实评判,产生了张力,引人深思。 ② 不是没有诗呵,是诗人的竖琴被谁敲碎在桥边,五线谱被谁揉成草发了。 进一步指明“没有诗”的原因,用“不是……而是……”的转折句式和两个反复出现的被动句式,形象而含蓄地控诉了扼杀诗意、戕害诗人的现实处境的残暴。竖琴敲碎,五线谱揉成草发,预示了美好的事物被损害被毁灭,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的愤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