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治疗问题与失误.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药物治疗问题与失误.ppt

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和结局 血糖是最难控制的代谢异常 多种病理生理机制 自然病程演变,各种病理生理基础发生变化 影响因素多,波动性大,需要反复的反馈 ASCOT: Reductions in Total and LDL Cholesterol LIIFE 研究---相同的降压疗效 UKPDS:单一药物治疗的局限性(1998年)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Having A1C 7% 在单药治疗时发现 HbA1c 8.0%后仍然维持单药治疗的时间*(2004年) 多种代谢异常控制的重要性 微血管病变: 高血糖是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血压*, 血脂#, 炎症# 大血管病变:高血糖不是必要条件, 但可能促进因素# UKPDS研究显示: 严格降压比强化降糖更重要???? Targets for control Sites of Action by Therapeutic Options 正常人血糖的波动 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构成-空腹血糖增高 Overweight or obese person with diabetes Non-obese person with diabetes 传统的非积极的糖尿病治疗模式 积极治疗糖尿病-早期联合治疗 格列酮+磺脲类:不同作用机制间的互补作用改善多重缺陷 格列酮+二甲双胍:不同作用机制间的互补作用改善多重缺陷 促泌剂+二甲双胍:不同作用机制间的互补作用改善多重缺陷 半量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加量的比较 (EMPIRE Study) – HbA1c 罗格列酮加磺脲类与磺脲类加量比较(RESULT study) - b-细胞功能 口服药加基础胰岛素 口服药加多此胰岛素注射 Diet 口服药物单药治疗(胰岛素) 口服药联合治疗 口服药物加量 病程 7 6 9 8 HbA1c (%) 10 美国糖尿病药物的市场情况 NATURE REVIEWS | DRUG DISCOVERY VOLUME 4 | MAY 2005 | 367 “Combination therapy is standard” Although there are a number of oral drugs on the market to treat diabetes, at present no single marketed drug is capable of lowering HbA1c to the target range for a sustained period of time for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Even when used in combination, these medications tend to lose much of their efficacy after 3–4 years of treatment. NATURE REVIEWS | DRUG DISCOVERY VOLUME 4 | MAY 2005 | 367 口服糖尿病药物联合的策略 理性化联合(rational combination):药物之间的作用机制互补, 针对糖尿病的多种缺陷 积极联合(provative approach):早期联合,发挥药物联合之间最大 的治疗潜力 以达标为驱动力:用HbA1c作为“金标准” 同时减少大、小血管病变的危险性 Inzucchi SE. JAMA 2002; 287:360–372. 改善血糖控制 减少CVD危险性 磺脲类 促进胰岛素分泌 格列酮类 强胰岛素增敏作用 增加骨骼肌血糖利用 改善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 + Inzucchi SE. JAMA 2002; 287:360–372. 改善血糖控制 减少CVD危险性 二甲双胍 弱胰岛素增敏作用 减少肝糖输出 改善大血管病变临床终点 格列酮类 强胰岛素增敏作用 增加骨骼肌血糖利用 改善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 + Inzucchi SE. JAMA 2002; 287:360–372. 改善血糖控制 减少CVD危险性 二甲双胍 弱胰岛素增敏作用 减少肝

文档评论(0)

mwa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