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的功利价值取向与秦国的兴盛社会发展与制度的价值合理性的思考.docVIP

法家的功利价值取向与秦国的兴盛社会发展与制度的价值合理性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家的功利价值取向与秦国的兴盛社会发展与制度的价值合理性的思考.doc

2010年第 09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 09, 2010 第 26卷 JOURNAL OF EDUCATI 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 INCE Vo l  26 (总 237期 ) Tota lN o  237 收稿日期: 2010 05 20 作者简介: 陈多旺 ( 1980 ) , 男, 辽宁盘锦人。中共营口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 讲师, 哲学硕士, 研究方向为法律伦理学。 法家的功利价值取向与秦国的兴盛    社会发展与制度的价值合理性的思考 陈多旺 (中共营口市委党校 法学教研室,辽宁 营口 115003) 摘要: 秦国的兴盛肇端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摆脱了兼并战争中的艰难处境, 成为了战国首强。个 人需要的满足即利益的实现就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力,个人利益动机具有价值上的合理性, 法家思想恰恰体现着这种价值合 理性。秦国在法家功利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自己的制度建构,这种以个人私利 为核心的制度符合了大变革时期奴隶制度 瓦解、 封建制度渐立的时代特点,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的解放。正是这种功利取向的制度推动了秦国的兴盛, 为统一的封建 制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给我们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留下了启示。 关键词: 法家;秦国; 功利;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 G904 .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1 1580( 2010) 09 0109  03 ! ! 一、 战国首强、 帝业之基   商鞅变法使秦国走 向了兴盛 纵观秦国的历史,秦穆公开创霸业,秦孝公奠定 王业, 秦始皇成就帝业。从霸   王   帝的发展 历程来看,似乎秦的前进道路一帆风顺,然而事实并 非如此,秦国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尤其是在 秦孝公以前,秦国虽为霸主,却也处境艰难。 不容否认,秦国自穆公开始,其地位和实力均有 大幅的提升,至春秋中期, 其大国地位得以确立。秦 穆公也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但事实上, 直至孝公 当政前期,尽管秦国在封建制的改革上已经有了一 定的举措,但在经济、 政治、 军事等各方面较之东方 诸国, 尤其是与其毗邻的强晋 (三家分晋之后, 主要 是魏国)、 劲楚相比仍无明显优势。据 ?史记#载: 孝公元年, 河山以东强国六, 与齐威、 楚宣、 魏惠、 燕悼、 韩哀、 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 魏 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 汉中, 南有巴、 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 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可见, 秦国僻处西陲,南有楚据,东有魏挡, 中原各国又无 不视其为夷狄,在当时的大国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 位。秦孝公说: 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 修德行武, 东平晋乱, 以河为界, 西霸戎翟, 广地千里, 天子致 伯, 诸侯毕贺,为後世开业, 甚光美。会往者厉、 躁、 简公、 出子之不宁, 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 先君河西地, 诸侯卑秦、 丑莫大焉。献公即位, 镇抚 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脩缪公之 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 常痛於心。宾客群臣有 能出奇计强秦者, 吾且尊官, 与之分土。 孝公的话 既道出了其当政之时秦国的艰难处境,又抒发了自 己意欲强国的政治抱负。于是, 孝公搭建起了秦国 大刀阔斧的封建制改革的平台, 请出了法家人物商 鞅登场,拉开了变法的帷幕。上演了大一统前夕,一 出改变当时历史进程的富国强兵的大戏。秦国的兴 盛自此肇端。 商鞅所赖以强国的手段和欲达到的目的可概括 为治 、 富 、强 、王 。治 是意在以法治国; 富 是想要以农耕富国; 强 是希望以战强国; 王 ,即达到王天下 的目的。治 、富 、强 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王天下 目标的实现, 而以法 治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通向富 强 并最 终王天下 的手段和进路。事实证明, 商鞅通过 变法 强国确实是正确选择。其成效首先见诸内 政, 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 给人足。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内政 修则国富,国家富则兵强,兵士强则战胜。秦国在对 109外战争中,特别是对强敌魏国的战争也取得了一系 列胜利。秦国迅速崛起, 成为兵革强大, 诸侯畏 惧 的强国。 [ 1] 二、 趋利避害、 人皆自为   法家功利价值取向 的合理性 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而人的实 践活动则是人的需要的推动,首先表现为个人需要 的推动,因此,个人需要的满足即利益的实现就是人 的活动的内在动力, 个人利益动机具有价值上的合 理性, 法家思想就体现着这种价值合理性。 商鞅把趋利避害视为人的本性。商鞅说: 凡 人主之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