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的文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心的文字.doc

静心的文字:教你为人处事的8个汉字 【导语】2010年4月,中国文明网·国学堂频道依托土生文化系列丛书《土生说字》,隆重推出“净心的文字·一日一字”栏目。截至12月29日,“净心的文字·一日一字”共推出“诚”、“耻”、“德”、“恭”等174期。“净心的文字·一日一字”,字字珠玑。这一个个意味深长的汉字包涵着华夏文明的丰富底蕴,承载着传统文化之深刻演变,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隽永的智慧。   岁末年初之时,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教我们为人处世的8个汉字,用文字净心,在字中静心。   《说文?言部》:“誠,信也。”   “诚”为诚信、诚实、诚挚,信实不欺。“诚”由本义引申可表示真是、的确的意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在上疏后主的《出师表》中写道:“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里的“诚”强调了局势的紧迫性。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说:“生忠信。”又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把诚信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他将固守内心之“诚”视为一大乐事;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他强调诚实是发自内心的自省自律。   《说文?言部》:“諾,应也。”   “诺”,本义为应答之词。由“答应声”,“诺”可以引申出答应、允许之意。中国有守信用、重然诺的优良传统。《礼记》:“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己怨。”君子宁可不答应而被人怨恨,也不愿允诺后却不能兑现而被人指责。“言”“若”即:如果言出口,就得去实行。故“诺”字强调了依言而行、言行一致。   重诺而诚信不只用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经商,乃至治国、安邦,都不可或缺。遵守诺言不仅是一种品行,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道义。空许诺言、轻言诚信无异于蒙骗欺诈。   《集韵?广韵》:“儀,容也。”本义为人的姿容、举止、风度、仪表等,如仪容、仪态、仪采、威仪。《说文?人部》:“儀,度也。”   简化字“仪”,本义为法制、制度之意。 端庄、规范、有礼的仪表,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故“仪”有典范、表率之意。《荀子?正论》:“上者,下之仪也。”君主及当朝者是臣民的表率。表率及典范的影响力非比寻常,是人人竞相效仿的榜样,故“仪”又引申效法之意。“仪”为法度、准则时,与典范、表率有相同之处,二者都是人们行为的衡量标准,只是法度、准则是通过国家的强制性实行的,而典范、表率是人们自愿推崇而发自内心地去效仿。   《说文?心部》:“悌,善兄弟也。”本义为弟弟敬爱兄长。   《礼记 ?礼运》中也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的“十义”。这是古代圣哲所界定的道德原则。《论语?学而》中也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敬爱兄弟,才有可能在外忠君,无孝悌之行者也必无忠信可言。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对兄弟如此,对世人亦然,这便是推恩的道理和原则。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说文?心部》:“耻,辱也。”本义为羞辱、侮辱。   知耻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前提。在孔子那里,巧言令色为耻;国家政通人和,自己贫贱无为是耻;国家政治黑暗,自己富贵显达也是耻。而孟子认为,“耻”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标准,“耻之于人大矣”,“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知耻而后勇”。知耻是奋发向上、进步自强的强大动力,知耻是修己齐家治国不可或缺的道德防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状况下,“教之耻为先”便愈发凸现出它重要的现实意义。   《说文?心部》:“恩,惠也。”本义为恩惠,如恩情、恩宠、恩人、恩师等。   “恩”者,上“因”下“心”,寓意感恩是有原因的,是发自内心的。因此,因感恩而报恩,并不在于物质、财富的多寡,而是内心对“因”的反应。“因”上“心”下,还寓意原因在前,记恩、感恩、报恩在后。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应常怀感恩之心。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佛家思想有云: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见识。   《说文?心部》:“恭,肃也。”本义为恭敬、谦逊有礼。?   “共”“心”为“恭”,可理解为谦和礼让,如恭敬、恭谨、恭候、恭维、恭贺。“恭”需要全社会、全人类共同来实施。“恭”从心,说明恭的态度是由人心所支配的,出于真心,发自真诚。“共”在“心”上,强调恭敬之心应当是全心全意、诚心诚意的;“心”于“共”下,说明“恭”是一种发于内心的庄重敬畏和谦逊有礼,是真心实意的外化。   恭为敬慎不懈。阮籍《咏怀诗十三首》:“处哀不伤,在乐不淫,恭承明训,以慰我心。”“恭承”为敬奉。“恭”做动词时,由双手供奉

文档评论(0)

zhengy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