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世华祖迁居珍州的来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骆世华祖迁居珍州的来由.doc

骆世华祖迁居珍州的来由 骆世华祖下第五十八代裔孙骆科全整理 根据骆氏族谱(一八六五年版本)记载骆世华-字放声(公元800-894年)、乃骆宾王之后。原籍浙江金华府义乌 县楂林乡九都六房人氏。(长房名世业-字放文迁云南。幺房名世荣-字放顕移北京)因文徳【骆宾王《讨武檄文》】失利,逃河南之地、一十 五岁习武从戎。与令狐滈(今遵义桐梓县与重庆市万盛区令狐氏的始迁祖)同征史思明(唐肃宗乾元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职授标骑将军。……于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至859年)自南诏入寇,一方残蔽……懿宗咸通二年(公元861年)遣将杜棕同,历征十四载不克。及唐僖宗嗣位(公元873年),寇势愈炽,复遣七军,一曰杨端(播州杨氏之始迁祖),一曰罗莹(遵义县罗氏之始迁祖,墓在遵义县三岔镇街上),一曰郑畋(正安县、道真县郑氏之始迁祖),一曰骆世华(贵州正安县、道真县、绥阳县、桐梓县、遵义县、湄潭县、凤岗县、余庆县、瓮安县、思南县、印讧县;都勻市邦水;黔西南州的顶效、兴仁;安顺的普定县;六盘水市的水城、盘县;贵阳市的修文、清镇、开阳;毕节的金沙县以及云南省的昆明东川区、威信、大理、文山;四川省的古蔺、凉山、内江、资阳;重庆全市等骆氏之始迁祖 ,墓在今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一曰令狐滈(贵州省桐梓县与重庆市万盛区交界处令狐氏之始迁祖),一曰成展,一曰安增,统军入南诏。华祖(骆世华)加授荣禄大夫(为荣誉加衔,不是实际职务。战国时置中大夫,汉武帝时置光禄大夫。唐、宋以后为文散官阶之号,从二品。明朝为从一品,清朝为正一品)领前军元戎招讨将军事。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丙申秋七月起兵入蜀。……血战 六载,方获全功。于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奉僖宗敕令镇边。敕曰,“朕自临御以来,逆贼蜂起,寝室难安,恒赖世臣信任,获承丕基,今卿等纘尔先緒,匡复社禝,不畏汗马之劳,力除南诏之寇,酋首虽灭,虏党未熄,终为王室之忧。特敕尔等,采地乐土,遇烽沿获,永镇边夷,功在社禝不朽也。”有吾华祖(骆世华)前往楂林故地,移住真安州(今正安县,明万历二十九年置真安州,当时属蜀辖地)安居”。至此,我国西南边陲始有骆姓。 【以上资料来自于骆氏族谱1865年版本和《骆世华,何许人也?》作者-骆诗义】 骆氏字辈(派)认识解读统一归顺字辈(派)的 公议办法 --骆世华祖下第五十八代裔孙骆科全整理 氏族字辈是家族繁衍、文化传承记录的一种形式,是凝聚家族人心的一种能量。在家族中,人的尊卑贵贱不是因为字辈的高低来确定的。是靠自己的修养、能力、公信力等等自然形成的。在这里我要列举一个发生在清末民初、某某氏族中对亲五兄弟的称呼来说明,清末民初年间,某某氏族聚居地的亲五兄弟,老大为人诚实,家有余粮,大家叫他大爷;老二小有文化,家庭殷实,大家叫他二公;老三识文段字,家大业大,乐善好施,公信极高,大家叫他三老祖;老四为人老实,家里基本够吃,大家叫他某某四爷;老五无能,一脸的麻子,媳妇都未娶,大家叫他麻老五。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尊卑贵贱不是建立在辈份上的。要想站在辈份上顕得尊贵在本族中是有教训的(见后)。本族昌道,尊老爱幼。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各位族亲要深刻认识字辈在是家族繁衍、文化传承记录中的重要意义。有很多族人都非常关心骆氏字辈(派)。但由于各种原因,多数族人不知道骆氏字辈的全部,只知近辈的一两句。常常问骆氏的祖先是谁,来自哪里。骆氏字辈是多少字(网上问的、见我问的)。为了更好的传承骆氏字辈,特录《走近珍州骆氏之骆氏字辈解读》(骆诗义考证)于下 珍州(黔北)及由此外迁的骆姓字辈为:“庆应朝天光,寿徳延芳远,诗书开科第,礼乐启后祥,传家唯孝友,治国本文章,锡爵登崇茂,封疆定炽昌,秉彝守大道,和平姓字香,巨学升荣任,衡权裕九江,雄才焕星斗,信义招栋梁,谏诤安华夏,贤臣正伦常,卿相辅社稷,黉儒扶汉纲,宗支永隆盛,基业肇虞唐,克纯尚武谟,宏泽运济康,俊杰挥先绪,邦君显名扬”。 长达竟一百二十字。 这洋洋洒洒的一百二十个字,究其演变发展的历史渊源,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据清朝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骆氏族谱》记载:“康熙年间,贡生(明、清时考入国子监的生员)谚祖(骆世华下第四十三世裔孙)酌议‘庆应朝天光,……礼乐启后祥’”。 这就是珍州(黔北)及由此外迁骆姓启用该字辈的第一时间。但筆者认为,该《谱》“康熈年间(公元1662至1722年)”的记载可能有误。其理由有一,该《谱.》本身在其后面世系记载中有:“朝端,字章甫,生于清顺治丙戌年九月初七日寅时”。 “顺治” 是在“康熙” 之前,可见该字辈不是“康熙年间” 启用。而“朝” 字是该字辈的第三个字辈,即要七十年左右后才有“朝” 字辈出现。那就是“顺治丙戌(顺治四年即公元1647年)”再往前推七十年左右,即公元1577年左右,此时段应为明朝隆庆到万历年间(公元1567

文档评论(0)

zhengy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