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只魔龙一张嘴几条胳膊几条腿.doc
一只魔龙一张嘴,几条胳膊几条腿?
《权力的游戏》第四季即将上映。这一季看点之一就是,丹尼莉丝的龙终于长大了!原来还只能像鹦鹉一样停在她肩上的小龙,现在已经长得比人还高了。于是本剧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潜在死法啊哈哈哈。
但是,新来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这龙有点奇怪,好像……少了两条前腿? ?
[第四季预告片里,龙女丹尼莉丝和她的三条龙。]
到底龙应该有几条胳膊几条腿,这在奇幻传统里也是个经典麻烦。因为,龙不止一种。
被我们通称为“西方龙”的东西,其实在英文中有很多对应的词。我们最熟悉的词是dragon,这个拼写属于古法语,上可追溯到拉丁文Draco、希腊文δρ?κων(drákōn)。这个希腊文的本意是“凝视者”,可能指的是这种怪兽有致人死地的目光——这种目光通常和众蛇之君Basiliskos联系在一起。后来Basiliskos的目光杀人能力和美杜莎的目光石化能力混杂在了一起,成为了后世的“蛇怪”,《哈利·波特》里那只蛇怪就是这一传统。而本来的“凝视者”却反而失去了这样的本领,变成了类似于巨大海怪的生物。
英语所属的日耳曼语族既然能从法语借,当然也能直接去拉丁语借——于是诞生了另一个词,Drake。不过在西方奇幻传统中drake一般用来指小一些的、魔力低下的喷火龙。此外,dragon有善恶之分,但是drake几乎总是坏蛋。
下一个出场的是Wyvern。这个词本体是法语guivre,来自拉丁文的viper——“蛇”。只是wyvern在近代英语已经被用来特指纹章上的一种生物——龙脑袋,两条腿,一对翅膀,一条带钩的尖尾巴。现代西方奇幻传统里,它通常用来指两足龙。
最后一种常见的龙是Wyrm——这个可是日耳曼语土生土长的词。它实际上和worm(虫子)是同根词。所以这种龙相对来说另类一些,往往根本就没有腿,有的甚至连翅膀也没有。就是一条巨大的蛇。
这些词在中文里的翻译极其混乱,因此我建议,根据它们的习惯用法和它们和现实生物的近似程度,分别定译名如下:Dragon-真龙,Drake-次龙,Wyvern-鸟龙,Wyrm-蛇龙。按照非著名龙类研究者詹姆斯·佩克(James Pecke)的分类,它们是脊索动物门异龙纲有鳞龙目西龙科下辖的四个属:Tetrapa,Minimi ,Bipeda,Fundati。
当然,传统这个东西,就是用来打破的……这些词语的使用向来也比较混乱,很多当代奇幻作品更是刻意追求“我们家的龙和别人的不一样”。比如电影《霍比特人》第一部上映时斯矛戈有四条腿,是真龙;可是到了第二部的时候它却变成了两条腿。据说这是片方看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动作捕捉表演后做出的修改决定,他们觉得四条腿的龙实在和他不搭调。
2007年2月24日,在纽约漫展上,马丁明确声明,冰火中的龙虽然叫Dragon(“真龙”),但没有“前腿”,前肢变成皮质的双翼。到了2013年,马丁在自己的博客上又重申了一遍。他说:“根据纹章学的规定,真龙有四条腿,鸟龙有两条。但是你有见过纹章学的‘海马’吗?纹章师对生物学一窍不通。
罗彻斯特麦德威议会纹章上的“海马”。别的就算了,这销魂的舌头是怎么个意思?
“的确,我们没有真正的龙。但是我们有蝙蝠,有鸟,曾经还有翼龙。这些都是我们设计一条龙的时候使用的模型。自然界里没有任何动物既有四条腿又有一对翅膀。
“再说,电影史上最好的一条龙,‘残毁之色雷斯巨龙’(Vermithrax Pejorative,1981年电影《Dragonslayer》中的龙),也是双足双翼。
残毁之色雷斯巨龙的剧照。其实拉丁文字面意思是“能使事情变得更糟的来自色雷斯城的大虫子”。
“我的龙都是两条腿的龙。”
(《冰与火之歌》早年的一些插画和同人作品里,龙确实被画成了四条腿,对此粉丝群的通用解释是,在龙女丹尼莉丝重新孵化出三条龙之前,维斯特洛斯大陆已经太久没人见过龙了,很多画家也都不知道真正的龙该是什么样子,只能想象。)
不就是多加两条腿嘛,在一个异鬼横行的世界里还需要在乎这种事情?但写科幻出身的马丁似乎就是在意。这也可以理解,因为生物界里,多加两条腿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虽然生物时时刻刻都会发生突变,但不是什么突变都能发挥作用的。有些“浅层”的属性很容易变化,就像房子上多块颜料少片瓦,影响不大;但是有些属性是“深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房子的梁柱,这样的属性就很难改变。演化生物学家将这种现象比喻为“渠限化”(canalization):性状像被水渠束缚了一样流不出去,小的突变根本无法产生影响,太大的突变会导致整个水渠破损、生物也随之死亡。从业已确立的发育框架平滑过渡到另一种框架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变,只能在当初一切框架都还没有确定的远古时代变。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寒武纪大爆发就是这样一个确立的过程:多细胞生物在数千万年里摸索、尝试,最终确立了几十种能用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