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州西湖龙井茶的铅来源及应对措施.doc
杭州西湖龙井茶的铅来源及应对措施
倪元林 刘军保 曲 颖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杭州,萧山,311203)
摘要:利用先进的同位素技术手段揭示杭州西湖龙井茶的铅来源:同位素示踪显示除部分铅来源于土壤,茶叶中很大一部分铅来自于大气沉降物。为此,加强土壤修复治理,加强大气环境保护,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燃煤污染,减少道路交通及建设扬尘,是减轻龙井茶铅污染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杭州;龙井茶;铅污染;应对措施。
1 前 言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我国传统保健饮品,整个世界的饮茶人数超过20亿。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之一,茶叶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一种重要农产品。
西湖龙井茶之一《茶叶卫生标准》铅含量≤2mg/kg 最小值 最大值 平 均 中 值 标准差 中国土壤背景值 世界土壤中值 全 量 40 19.1 123.0 49.6 40.2 24.2 23 35 可溶相 38 8.5 68.5 21.4 16.4 13.9 注:未受污染的世界土壤中值为12mg/kg。
2.2环境污染是茶叶铅的重要来源
首先是大气铅沉降的影响。从表2可见,嫩叶和老叶清洗后铅含量均明显下降,尤其以老叶铅含量下降幅度更为明显,表明茶叶叶面扬尘、飘尘、气溶胶等附着物的累积对老叶铅富集起重要作用。
表 2 采摘及处理对茶叶铅含量的影响
项 目 嫩 叶 老 叶 样1 样2 样3 样1 未清洗 1.757 0.666 0.899 1.72 清 洗 0.649 0.393 0.627 0.244
石元值等(2003)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园采摘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一芽五叶分析同样显示,芽叶越嫩,铅含量越低。
其次汽车燃油尾气排放也有一定贡献。石元值等(2001)在320国道杭州段、富阳段以及104国道上虞段路边茶场的调查表明,茶树新梢和老叶中铅含量在国道边最高,离开国道逐渐下降,距离国道150m以外基本不受国道汽车尾气影响。
2.3不规范的茶叶加工是铅的可能来源
据石元值(2003)对龙井茶制茶油、炒茶锅的试验研究表明,制茶油中含铅量甚微,龙井茶炒制过程中使用制茶油不会对茶叶铅含量产生明显影响;质量好的炒茶锅对龙井茶铅含量影响不大,但材料不好的炒茶锅所炒制的龙井茶其铅含量可达到鲜叶原料的一倍或数倍。
3 铅同位素组成与铅来源
由于铅同位素组成有较强的抗地质干扰能力和稳定性,环境污染物与其来源的铅同位素组成一致,与地球化学作用过程无关,从而可以为铅来源追踪提供关键证据。
3.1茶叶铅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分析
如前所述,清洗后茶叶铅含量明显下降。但同位素分析表明,茶叶清洗前后铅同位素组成没有明显变化(表3),说明茶叶叶片内部与茶叶表面附着物中铅来源是相同的。其可能原因为:一是茶叶表面铅已被茶叶吸收;二是茶树根系吸收的土壤铅与茶叶表面附着物铅同源,或反映两者均主要来自汽油、燃煤等大气沉降源,或因茶叶表面附着物主要为土壤扬尘所致。
3.2土壤与各种污染源同位素组成特征
据路远发等对茶叶、土壤酸提取相、残渣相、汽油及排道管烟尘、煤及煤渣中铅同位素分析,其分布如图1。一般可以认为,土壤酸提取相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土壤中活动性较强的污染来源铅,而土壤残渣相则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基岩风化残留矿物中铅。本项研究得到的土壤酸提取相206Pb/207Pb小于土壤残渣相,偏向于汽油铅和燃煤铅同位素组成特征,验证了土壤受到汽油铅和燃煤铅污染的事实。
茶叶铅同位素206Pb/207Pb比值较土壤酸提取相更偏向于汽油铅,表明茶叶叶片除了吸收累积土壤铅外(土壤含有较大份额的成土母岩来源铅),还受到扬尘、大气飘尘和气溶胶铅的显著影响。
表3 杭州地区茶叶铅同位素组成
原样号 样品名称 分 析 结 果 (±2σ) 206Pb/204Pb 207Pb/204Pb 208Pb/204Pb 206Pb/207Pb 208Pb/(206Pb+207Pb) C01-1 嫩叶 18.130 ± 0.012 15.541 ± 0.011 38.124 ± 0.029 1.1666 1.1323 C01-1嫩叶18.205 ± 0.007 15.600 ± 0.005 38.262 ± 0.013 1.1670 1.1318 C01-2 老叶 18.087 ± 0.018 15.526 ± 0.015 38.084 ± 0.039 1.1649 1.1330 C01-2老叶 18.192 ± 0.005 15.598 ± 0.005 38.261 ± 0.014 1.1663 1.1323 C02 嫩叶 18.133 ± 0.010 15.564 ± 0.011 38.251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