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造地质第四章.ppt
第四章 褶皱构造 第一节 褶皱和褶皱要素 褶皱的概念 岩层或岩体,在各种应力长期作用下形成波状弯曲,但仍然保持着它们的连续完整性,称为褶皱构造。 ??? 褶皱形象地反映了地壳岩石发生了塑性变形。 褶皱的基本类型 ??? 从单一褶皱面的弯曲来看,基本形态有两种:背形和向形。 背形是指两侧褶皱面相背倾斜的上凸弯曲。 ??? 向形是指两侧褶皱面相对倾斜的下凹弯曲。 ??? 中性褶皱:褶皱面既不上凸也不下凹,而是 凸向旁侧。 褶皱的两种基本类型: ??? 背斜:核部由老地层,翼部由新地层组成的岩层,凸向地层变新方向的弯曲的褶皱。 ??? 向斜:核部由新地层,翼部由老地层组成的岩层凸向地层变老的方向弯曲的褶皱。 褶皱要素 ???褶皱要素是褶皱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有: 1、 核: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 2、 翼:泛指褶皱两侧比较平直的部分。 3、 拐点:相邻的背形和向形共用翼的褶皱面常呈“S”形弯曲,褶皱面不同凸向的转折点称为拐点。 4、翼间角:是指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夹角。 5、转折端: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 6、枢纽:单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7、脊线和槽线:同一褶皱面上沿着背形最高点(脊点)的连线称为脊线;沿向形最低点(槽点)的连线称为槽线。 8、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连成的面。 第二节 褶皱的描述 转折端的形态 ??? 根据转折端的形态,可将褶皱分为以下几类: 1、圆弧褶皱:转折端呈圆弧形弯曲的褶皱。 2、尖棱褶皱:转折端为尖顶状,常由平直的两翼相交而成。 3、箱状褶皱:转折端宽阔平直,两翼产状较陡,形如箱状。如果箱状褶皱由两个共轭的轴面组成,则称共轭褶皱. 4、挠曲:在平缓岩层中,一段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褶皱面的膝状弯曲。 翼间角 根据翼间角的大小将褶皱分为以下几类: 1、平缓褶皱: 120°翼间角180° 2、开阔褶皱: 70°翼间角120° 3、中常褶皱: 30°翼间角70° 4、紧闭褶皱: 5°翼间角30° 5、等斜褶皱: 0°翼间角5° 枢纽 枢纽包括指向和倾伏角。 ??? 指向一般代表褶皱在空间延伸的方位。倾伏角可以从水平(0°)到直立(90°)。 ??? 枢纽的指向和倾伏角是描述褶皱位态的重要数据。 褶皱的位态分类 ??? 褶皱在空间的位态取决于轴面和枢纽产状。以横坐标表示轴面的倾角,纵坐标表示枢纽倾伏角,可将褶皱分为七种类型: 1、直立水平褶皱:轴面倾角90°~80°,枢纽近水平(倾伏角0°~10°) 2、直立倾伏褶皱:轴面倾角90°~80°,枢纽10°~70° 3、倾竖褶皱:轴面倾角90°~80°,枢纽70°~90° 4、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角80°~20°,枢纽0°~10° 5、斜歪倾伏褶皱:轴面倾角80°~20°,枢纽10°~70° 6、平卧褶皱:轴面、枢纽0°~20° 7、斜卧褶皱:枢纽和轴面两者倾向及倾角基本一致,轴面倾角20°~80°,枢纽在轴面上的倾伏角70°~90° 褶皱的大小 褶皱的大小以褶皱的波长(ω)和波幅(A)来确定,在正交剖面上连接各褶皱面的拐点的线称作褶皱的中间线。 ??? 褶皱波长是指一个周期波的长度,即等于两个相间拐点之间的距离;波幅是指中间线与枢纽点之间的距离。 褶皱的对称性 褶皱的平面轮廓 ??褶皱的平面轮廓可以根据褶皱中的同一褶皱面在平面上出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之比予以表达,可将褶皱分为: 1、 等轴褶皱:长与宽之比近于1:1;等轴背斜又称穹窿构造;等轴向斜又称构造盆地。 2、 短轴褶皱:长与宽之比约3:1的枢纽向两端倾伏的褶皱。 3、 线状褶皱:长度远大于宽度的各类狭长的褶皱(一般大于10:1)。 第三节 褶皱的形态分类 根据组成褶皱的各褶皱层的厚度变化分类 2、相似褶皱 ??? 典型的相似褶皱的几何特点是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作相似的弯曲各面的曲率相同,但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各褶皱层的厚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两翼变薄,转折端加厚;平行轴面的厚度在褶皱各部位保持一致。 根据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之间的几何关系分类 最典型的不协调是底辟构造,一般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泥质岩石或煤层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一般由底辟核、核上构造和核下构造三个部分组成。 ??? 底辟核:由岩盐、石膏、泥质岩石及煤层等高塑性岩层组成,体积较大,外形奇特,内部褶皱极其复杂。 ??? 核上构造:指位于底辟核上覆和四周岩层的构造。 ??? 核下构造:指底辟核底盘岩层的构造。 兰姆赛(Ramsay)的褶皱形态分类 Ramsay根据一个褶皱的等斜线型式把褶皱分成三种类型:1类褶皱的等斜线向内弧收敛,内弧的曲率大于外弧的曲率;2类褶皱的等斜线相互平行,内弧和外弧的曲率相同,为典型的相似褶皱;3类褶皱的等斜线向外弧收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隧道电力隧道工程c标段施工方案.doc VIP
- 九年级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全章课件.ppt VIP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Get ready)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妇产科)子宫内膜癌教学查房.pptx
- 供应商审核报告范文模板.docx VIP
- 机场行测考试题库.pdf VIP
- 2025年《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课程标准.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