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濠河B
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国家级旅游区——濠河游览!
濠河,原是南通的古护城河。历史记载,建城即有河,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这里还处在一片茫茫江水之中,是万里长江入海口的一块沙洲,史称“胡逗洲”。到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开始筑城。当时建的城是方型的,到明代,又在城南筑新城,因而濠河分成南北两环,一小一大,呈葫芦状横卧市区。现在的城市已经扩大到濠河以外的周边,形成“水包城,城包水”的独特景观。濠河全长10公里,平均水深2.5米,水面1040亩。整个濠河弯曲迂回,绕南通古城区流动,水城一体,最宽处215米,水波浩渺,形同湖泊,最窄处不足10米,宽窄有序,被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
濠河风光带可分为东南濠河、西南濠河和 北濠河三大景区。其中北濠河为天然河道,以人文景观为主,东南和西南濠河为人工挖掘,东南濠河以自然景观为主,西南濠河则集中了南通的历史文化景观
下面,我们的游船就要进入西南濠河景区。舞台对面,是2005年9月,为迎接“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及港洽会,而兴建的大型喷泉——“濠河神韵”。其中,号称“一柱擎天”的主喷,喷出的水柱可以高达80米,是南通城最高的喷泉,此外,还有80米宽的激光水幕电影。在游船的左边有一组浮雕,主题叫做“江海风”。上面总共刻划了从80年代起,进京演出成功的十四种南通民间舞蹈,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海安花鼓”。
此处的濠河就是张謇规划近代南通城时,所建造的休闲娱乐区——东南西北中“五公园”了。前面水中心的小岛,是中公园南通少年宫。旁边的西公园南通市政府招待五公园中最北边的,是北公园。在濠河东侧的,是东公园所在地。穿过这座南公园桥,西侧的这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就是南公园了静静矗立着一所欧式建筑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20世纪50年代,它曾是南通市最为辉煌壮观的地标式建筑。当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听说南通的文化宫是工人自己集资建设的,深为感动,亲笔题词。
穿过文化宫桥,就来到了南濠河段。
濠河北岸的柳荫深处,有座青砖小瓦、红漆门窗的小楼,这里就是沈寿艺术馆。1914年,此处是张謇创建的我国最早的刺绣艺术学校——女红传习所。沈寿受张謇之聘,到南通任女工传习所的所长。她在南通任职8年,培养了大批刺绣人才。沈寿原名云芝,号天香阁主,祖籍浙江,后定居苏州,8岁开始学习刺绣。15岁就誉满苏州。1904年,为敬献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沈寿赶制了《八仙上寿》、《无量寿佛》等绣品,进呈慈禧,慈禧称为绝世神品,亲笔写了“福”、“寿”二字。从此,沈云芝,改名为沈寿沈寿也从此声名海内,被誉为 “神针”。后来,沈寿独创了“仿真绣”,用了三年功夫,绣成《意大利皇后肖像》,1909年在意大利世界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15年,在美国芝加哥巴拿马博览会上,她的力作《耶稣像》荣获一等奖,这些国宝,皆收藏在江苏省博物馆。沈寿后因积劳成疾于1921年6月18日病逝。中远桥,也叫长桥,原是古南通城的南城门吊桥,始建于元代。它和市中心的谯楼,以及城南江边的狼山连成了一条直线,是南通城的中轴线,所以这里也称为“江山门”。相传,明代名医陈实功,应苏州巡抚慕天颜之聘,为其母治病。病愈后,慕以重金酬谢,陈不受,只希望他能将南通城南的木吊桥改成石桥,于是巡抚依言造桥,并取名长桥,赞颂其“医德长存”。现存的长桥长8米,宽24米。
在濠河东南之滨,是中国最早的民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它是公元1905年由张謇创办的,张謇在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对河,辟地40亩,办起校办植物园,供师生“观摩研究”。把植物园划归博物苑,同时进行了整体设计。园中陈列室主要有南馆、中馆、北馆。中馆起初为气象测候所,三间平房,中间加盖红气小楼,是南通博物苑的标志。南馆为博物楼,月台上有张謇手书对联:“设为痒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本之名。”充分说明了张謇办博物苑的宗旨。南通博物苑建立到今,已有百年历史。中间多次遭受劫难,尤其是日寇侵占南通后,被破坏得不堪入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很快投入抢救、维修工作。近年,人民政府又对建设博物苑作出了一系列的改建,并新建了一座博物苑新馆。在南通长桥东侧的濠河边上,是张謇的住宅。别业是别墅的另一种叫法,“业”是事业的业,产业的业,张謇将它称为别业,是说明,这里不仅是用来住的,更是用来工作的。别业的主楼建于1914年。是张謇培养起来的年轻建筑师——孙支厦设计的。此楼中西合璧,气象轩昂。
与濠南别业隔河相望的,是新建的南通“城市博物馆”,分东、西两部分,东馆是“近代第一城展览馆”,西馆是“城市规划展示馆”。城市博物馆旁边的,是“城南别业”,是张謇之兄,张察的故居。在濠南路靠濠河的一侧,是巨幅浮雕《强国梦痕》。这幅长69米、高1.5米的浮雕,反映了从1895年到1926年间南通工、农、商、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望着岸壁上的浮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