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口铸铁件低温气体N、C、O多元共渗.pdfVIP

灰口铸铁件低温气体N、C、O多元共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维普资讯 灰 口铸铁件低温气体 N、C、o多元共渗 陈 飞 。周 海,姚 斌 ,杨英歌 ,曹 伟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2617) 摘要:利用 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在灰 口铸铁表面进行了气体 N、C、O多元共渗。N、C、O 多元共渗灰 口铸铁表面形成的渗层由钝化层和白亮层组成,厚度约50vm。灰 口铸铁表面显微硬度显著提高,达 到750HV。利用SEM对共渗层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最外层钝化层中氧含量显著高于基体,且渗层中氮 元素的含量明显提高,在试样表面形成了弥散分布的氮化物,从而大大提高了灰 口铸铁的表面硬度。 关键词:灰 口铸铁;气体多元共渗;显微硬度;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TG156.8;TG1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4-6051(2oo5)11-0069-03 Low TemperatureGasN..C..O M ulti..ElementsPenetratingon theGrayCastIron CHEN Fei,ZHOU Hai,YAO Bin,YANG Ying-ge,CAOWei (CollogeofMechanicalEngineering,BeijingInstituteofPetro-ChemicalTechnology,Beijing102617,China) Abstract:Thepropertiesofgraycastironbythelow temperaturegasN-C-Omulti—elementspenetratingwerestudied. terlowtemperaturegasN-C—O multi-elementspenetrating,themodifiedlayeriscomposedofthepassivationlayerandthe brightlayerandthethicknessisabout501~m.Th emicrohardnessofthemodifiedlayerattains750HV.Th ephasemicro— structureandthecomponentofthemodifiedlayerwereanalyzedbySEM.Theresultsshowthattherelativecontentofel— ementO inthepassivationlayerismorethanthatinthesubstrate.Th erelativecontentofelementN inthemodifiedlayer increasesobviously,whichenhancedthehardnessofthergaycastironsurface. Keywords:graycastiron;gasmulti-elementspenetrating;microhardness;compositionanalysis 1 引言 0.065p~m后放人炉中。采用3段渗工艺,先升温到 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是 自主开发的一项金属表 650~C,保温3h,然后降温至590℃,保温 2h,降温至 面处理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开发出一种转化装 540~C,保温0.3h(钝化),最后出炉油冷,工艺 曲线见 置 ¨J,实现了多种元素以气体方式进入炉体,从根本 图 1。 上解决气氛中沉淀物的产生对传感器污染及堵塞管道 等问题,使气体得以实质性的智能化控制。可以使渗 层含多种元素并探索出渗层形成机理及组织性能间关 系,且可根据零件不同性能要求,设计出渗入元素的种 类及数量、渗层的厚度及工艺参数,从而控制渗层的性 能。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大大加快了渗层形成的速 度 ,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 低温气体多元共渗不仅可以缩短生产周期,而且 还能提高零件抗扭强度、抗弯强度、耐磨性、疲劳强度 图1 低温气体多元共渗工艺曲线 等 。本文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