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市城中村改造现状及几点建议 .pdf
288 第一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 2009年6月
武汉市城中村改造现状及几点建议
赵伟佳,刘菁菁
(武汉工业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质量提高过程中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但城中村
的改造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很多原因,使得城中村的改造相当复杂,困难较多。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城中村现状的调
查与剖析,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对武汉市城中村的改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中树,改造,措施
0城中村概述 大的负面影响。城中村改造成为当前城市建设迫切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尽管到目前为止,各位学者对城中村的概念还
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但是结合国内外学者们的看 2武汉市城中村改造难点
法,本文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化快速推迸过程
2004年底武汉市开始了城中村的综合改造工
中,在城市总体规划区内或成建区内,原农村居住
作,根据实际拥有耕地现状,武汉市将全市城中村
形态和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关系网络仍然保留下来,
分为三类:A类村,人均农用地小于或等于O.1亩
没有有机参与城市新的经济分工,经济形态转为第
的村;B类村为人均农用地大0.1小于或等于0.5
二、第三产业,以土地及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
亩的村;C类村为人均农用地大于0.5亩的村川。
源,以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特殊社
并确定了首批进行综合改造的16个试点村,A类
区。它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最终在城市化进程中
村由改制后的村经实体自行改造;B类村以项目开
消失。
发的方式改造;C类村以统征储备的方式改造。也
l武汉市城中村现状 就是说,资金需要村民和村委会自筹。从2004年
试点到全面推进,已历时4年多。其间。城中村的
武汉市从2004年开始实施城中村改造,2004
改造多集中在集体经济改制、村民改居民、村民参
年底的武汉市政府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武汉市中心
加社保等“软性”变革中。但由于村中集体土地都已
城区范围内共有147个行政村和15个农林单位被
开发,城中村改造用地不足,又没有纳入城市的统
确定为城中村。其突出特征有三个方面:一是挤占
一规划、管理,对城中村进行符合城市功能的统一
了城市空间。目前武汉市城中村土地面积达213.
规划、“硬性”改造进展缓慢。至今,仅11个村实现
8km2,约占武汉市中心城区土地面积的l/4。二是
土地摘牌,14个村开工建设,6个村基本完成综合
建设方式落后。城中村中绝大多数村民都是采用
改造,
“自给自足”的方式自建住房(大多未经规划审批,属
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主要存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