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律的特点 1、礼法结合:礼是立法依据,法是维护礼的武器。 唐律是礼法完全结合的法典,不同于以往的部分 结合。 2、首创“疏议”。 1)阐明唐律的指导思想; 2)简述律及每一篇目的沿革和篇目之间的联系; 3)解释律文; 4)概说罪名之间的区别; 5)简说有关刑罚的一些问题。 3、内容简约。 唐律的影响 1、对唐后一些封建朝代立法的影响:中国唐后的各 封建朝代的立法均以唐律为蓝本。 2、对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立法的影响:涉及日本(《大宝律令》、《养老律令》)、朝鲜(《高丽 律》)、越南等国,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吸取唐律的内容,并以其为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 因此,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被誉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 三、刑事法律 1、主要原则 “十恶”制度:按性质可分为三类 (1)威胁、损害皇帝人身、权力、尊严的犯罪 “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 (2)严重危害他人生命安全、手段残忍的犯罪 “不道” (3)破坏封建伦常关系的犯罪 “不义”、 “恶逆”、“不孝”、“不睦”、 “内乱” 1)谋反,谋危社稷; 2)谋大逆,图谋毁坏皇帝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 行为; 3)谋叛,图谋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 4)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的犯罪行为; 5)不道,杀死一家非死罪三人,把人肢解、造畜 蛊毒及以邪术诅咒人等的犯罪行为; 6)大不敬,危害皇帝的人身安全和尊严的犯罪行为; 7)不孝,子孙不能善待父母、祖父母的犯罪行为; 8)不睦,亲族之间互相侵害的犯罪行为; 9)不义,侵犯长官和夫权等的犯罪行为; 10)内乱,亲族之间犯奸的犯罪行为。 重罪十条: 十恶: 反逆(造反) 谋反 大逆(毁坏皇帝宗庙、山陵、宫殿) 谋大逆 叛(叛变) 谋叛 降(投降) 不睦 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 恶逆 不道(凶残杀人) 不道 不孝(不侍奉父母,不按礼制服丧) 不孝 不敬(盗用皇室器物,对皇帝不尊重) 大不敬 不义(杀本府长官与授业老师) 不义 内乱(亲属间的乱伦行为) 内乱 3、八议、请、减、赎、当、免等特权法律制度 (1)八议:是对八种特权人物犯罪后实行优待的法律规定。凡属八之内的人物,犯死罪者可以上请皇帝裁决,犯流罪以下,依法减刑一等。 (2)请:指皇太子妃大功,八议者期亲以上亲属及五品以上官吏。犯死罪者上请皇帝裁决,流 罪以下例减一等 (3)减:对象为七品以上官吏及应请者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孙等,犯流罪以下可以例减一等 (4)赎:凡八议、上请及享有减的权利者,以及九品以上官吏和七品以上官吏亲属,犯流罪以下可以铜赎罪。 (5)官当:所有官吏。五品以上,一官当私罪二年,公罪三年;九品以上,一官当私罪一年,公罪二年;罪大官小,余罪收赎;罪小官大,留 官收赎 4、刑罚适用原则 (1)区分公、私罪原则 公罪——“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从轻 私罪——“不缘公事,私自犯者”——从重 (2)自首减免刑罚原则 “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自首不实不尽 者,以不实不尽之罪罪之;其于人损伤、于物 不可备偿,事发亡,越度关及奸,并私习天文 者,不在自首之列。” (3)老幼废疾者减免刑罚原则 A、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者, 犯流罪以下依律收赎 B、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 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 余皆不论 C、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死罪不处刑 (4)数罪并罚 “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等者从一” (5)共犯区别首从 共犯罪: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共犯罪以“造意”为首,“倡首先言谓之造意” 处重刑,随从者减一等;家人共犯,只坐家长 (6)累犯加重原则 《唐律疏议· 名例律》规定:“诸犯罪已发及 已配而更为罪者,各重其事。”并说:“以 发者,谓已被告言;及已配者,谓犯徒已配, 而更为笞罪以上者,各重其后犯之事而累科 之”“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 (7)同居相隐原则 “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 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 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勿论,即漏 露其事及语消息亦不坐 (8)比况类推原则 “诸断罪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 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9)化外人处罚原则 “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建经济】21-JG-冲关宝典(中).pdf VIP
-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试卷.pdf VIP
- 【一建经济】21-JG-冲关宝典(上).pdf VIP
- 教师的专业成长课件.pptx VIP
- 西师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五年级上册.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VIP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pdf VIP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生产》课件——本课程学习方法.pptx VIP
-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VIP
- 2011年数学建模B题国家一等奖2011年数学建模B题国家一等奖.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