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pdf

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 潘 玲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矩形动物纹牌饰在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分布在以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根据纹饰内 容和表现技法等方面的差别可将它们分出四个类型。受巴泽雷克文化动物纹的影响,战国晚期在长城地带 最早出现饰浅浮雕动物纹的 A 型牌饰,它们在西汉时期被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和汉族人所使用。饰透雕动 物纹的 C 型牌饰分布范围广大,在西汉时期匈奴人以及受到较多匈奴文化影响的人群中流行,其纹饰来源 与 A 型的不同。东汉至魏晋时期,矩形动物纹牌饰只有见于鲜卑墓葬的饰三鹿纹和对鹿纹的 D 型牌饰,此 时牌饰的功能很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只作为有特殊意义的随葬品使用,不再充当腰带上的装饰物。 关键词:矩形动物纹牌饰;匈奴;鲜卑;源流;分布;功能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魏晋时期,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流行形状多样的装饰有动物纹的牌 饰,矩形动物纹牌饰是其中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它们主要为青铜质地,装饰透雕或浅浮雕 的动物纹,有少量是青铜镏金的和纯金的。这类牌饰的分布范围不仅局限于我国北方草原地 带,俄罗斯的外贝加尔和南西伯利亚是它的另外两个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在蒙古共和国和 中国新疆地区也有少量发现,中国中原和南方地区的一些西汉墓葬也随葬这种牌饰。东汉以 前的矩形动物纹牌饰多发现于历史上匈奴的分布范围内,有的与匈奴的、和曾经认为是属于 匈奴的遗存共存,因此往往被称为匈奴牌饰。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相继发表了较多出于 科学发掘墓葬中的矩形动物纹牌饰资料,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这类牌饰主要是发现地点不确 切的收藏品的状况,也使我们能够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材料的综合分析可 以看出,矩形动物纹牌饰可以分出几个类型,不同的类型在存在时间、分布范围、用途和源 流等方面都有差异,使用每一类型牌饰的人群也各不相同。 1 分类 根据使用方法、纹饰表现技法、纹饰造型特点几方面的差别,可以把矩形动物纹牌饰分 为以下四个类型牌饰: A 型 有背纽饰浅浮雕动物纹的牌饰 B 型 无背纽饰有后蹄翻转的透雕的动物纹的牌饰 C 型 无背纽饰透雕的写实风格动物纹和少量虚幻动物纹的牌饰 D 型 饰透雕的或金片锤錾成浅浮雕装的三鹿或对鹿纹的牌饰 A 型 :这一类型的动物纹以虎噬咬牛羊等食草动物、连体的后蹄翻转的马、牛、羊等 食草动物为主题,大多数牌饰边缘饰叶脉纹或绳索状的斜线纹。大多数牌饰有 2个背纽,少 数有 3 个或 4 个背纽。已发表的出于墓葬中的 A 型牌饰共计 22 件,陶模 1 件。牌饰多数成 对出现,而且往往两者的纹饰图案对称,其中的一件近一侧边缘处有一近圆形或椭圆形的穿 1 孔。根据纹饰特点可分为以下十式。 Ⅰ式 纹饰为写实风格的虎噬咬牛羊等食草动物图案,牌饰的边缘饰绳索状斜线纹。 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的两座被破坏墓葬中出大量金银装饰品,其中有一对形 制纹饰相同的Ⅰ式金牌饰,纹饰为四只头相对的虎噬咬一只俯卧的牛,牛的四肢和虎扭在一 [1] 起。根据出土器物特征判断这两座墓葬的年代为战国晚期 。 Ⅱ式 纹饰为一只虎噬咬一只象野猪或牛形象的动物。 内蒙古准格尔旗西沟畔墓地 M2 出一对纹饰相同的Ⅱ式牌饰,牌饰边缘饰绳索状斜线纹, 背面有一横一竖两个纽,其中一件的背面分别刻有“一斤五两四铢少半”和“故寺豕虎三” 两行字,另一件背面刻“一斤二两廿铢少半”[2]。黄盛璋先生根据对牌饰上的和同墓出的银 节约上刻的文字内容和风格的分析,认为 M2 的墓主人生活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赵武灵王设立 云中等三郡之后,死亡年代在公元前 234 年秦取云中郡之后至公元前 221年秦统一六国之前 [3] 。 Ⅲ式 主体纹饰为前腿半跪卧状向前、后腿翻转的马,马的上面有一排连续的“格里风” 头,牌饰边缘饰绳索状斜线纹。 西安北郊战国铸铜工匠墓发现一件Ⅲ式牌饰的陶印模,墓葬年代为战国晚期[4]。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