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饮食控制防治慢性疾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通过饮食控制防治慢性疾病 2008年06月16日18:53 新浪健康   于康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北京医学会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中国烹饪协会营养专业委员会理事及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营养杂志》、《食品安全与健康顾问》、《糖尿病天地》等杂志编委。擅长糖尿病等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和肠内营养支持。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现在快接近中午了,我是今天最后一讲,之后要午餐,希望我的内容有助于大家午餐的膳食平衡。(掌声)   分给我的题目并不好讲,但必须讲好,因为这个题目太重要叫做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我在题目前加了一句话叫做自己的健康医生。这句话是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搞营养宣教时提出的。我们相信这句话是必须每个人都要做到,而且可以做到的。因为饮食和药物不同,药物可以按医生的处方吃,即便你完全不懂遵循医嘱也可以。但营养有很大的主观观念的影响,一条鱼可以清蒸也可以红烧或油炸,同样是吃鱼,但带来的结果大相径庭,所以希望各位都变成自己的营养师,把这些理论掌握后变成可实际应用的有效提高自己健康水平的技巧,这是每个人基本的素养。   我的内容是基于前面几位教授的内容,感谢他们对我做了很好的铺垫,我讲得会更细节化一些。   人一辈子吃多少食物?各位可能很明确地计算自己的收入,但不见得每个人会计算自己一生的食物量。营养学家计算过,姑且按70岁寿命来算,人一辈子吃的食物量是50-60吨,要吃75000顿饭,这是平均量。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又会给自己贡献一顿,这么大的食物量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虽然我们不能说得很准确和具体,但有句话“你就是你吃的结果”,任何人都是自己一辈子吃的食物塑造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善待食物,因为我们要跟食物打一辈子交道,要学会把食物变成为自己服务、为健康服务。但是这肯定要打架,搞营养的人和搞烹调的人有冲突,比如有人说我吃水煮鱼感觉很好,我们不提倡水煮鱼,高油、高盐、高辣椒素。但有人问我,如果你把水煮鱼变成清蒸鱼,似乎符合你的观点,但那不是川菜文化,可能我就不吃了。我说没错,水煮鱼的存在有它的理由,而且会继续存在,继续被大家喜好下去。怎么办呢?就像前面几位教授讲的,我们可以少吃一点,一个星期吃一次也许无伤大雅,但你顿顿天天都吃高油盐的食物就要被反对,我想这中间的平衡关系各位可以认同。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搞营养就可以在不丧失口味,不丧失生活享受的情况下,追求更有效的营养化和安全。 前面几位教授已经讲了很多,我这里抓住三点重要的来讲,分别是体重、油脂、食盐的控制。希望在讲之前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即我们所说的一切从今天开始做。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第一是谈虎色变,有人吃了一口肥肉马上担心自己的血脂是否会异常。我说没关系,有时候一口肥肉完全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你要大碗大盘的吃结果就不同,所以我们不用过于担心。同时我们也要防止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很多人有一种关系,很多人也许知道食物是不合适的。也许炸油条对很多人并不适宜,但作为早餐摆在餐桌时,很多朋友扛不住诱惑,告诉自己下顿饭我再平衡吧,这顿我先享受。大家注意永远放在下一顿平衡这件事就解决不了了。所以希望各位今天不管有多大的收获,哪怕只有一点点,当你回到家里之后希望变成你今天餐桌上有用的东西,这才是我们讲课的目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体重,体重是生命体征,体重过轻过重带来的结果有时候是很可怕甚至悲剧性的。而且这个结果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15年时间增重15公斤以上是一个慢性变化,但带来的结果也是非常漫长的。量体重并不是简单地上称,现在体重已有三方面的变化,当然要关注理想体重,即你是胖还是瘦,第二要关心自己身体里的脂肪量,大家知道体重由三部分构成,最多的是水分,其次是脂肪。有些人体重合理,但由于长期不运动,身体里肌肉量很少,造成脂肪比例过大。我在门诊看到过一个年轻女士,体重跟身高比显得很苗条,很标准,她从来不运动,从来也不胖。但身体脂肪测定发现她超过正常女性身体脂肪5%。为什么体重体现不出来呢?因为她骨骼、肌肉量都小,脂肪占了很大的量,我们很多运动员个头不高,身材很宽,但我们不会将其列为肥胖的部分,因为他超标的部分不是脂肪而是肌肉。真正减肥要控制体脂,第三要关注体型,这和买衣服不是直接相关的,但每个人都要掌握自己的体型,测量指标就是腰围或者腰臀围比值,我同样看过病人,体重、体脂都正常,但很抱歉的是身体里有限的这点脂肪都在肚子上,这就形成了四肢相对瘦,腹部相对大的苹果型体型。苹果很好吃,但不是推荐体型。所以现在我们要了解自己三方面的东西,这并不是简单的事,也许在座的朋友可能知道自己的实际体重是多少,但未见得知道自己的体脂和体型量。中国人的体脂在24-28之间是正常。   大家注意看减肥到底有没有效果,新英格兰一本医学杂志发表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