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希尔家族与中国.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洛希尔家族与中国.doc

洛希尔家族与中国       洛希尔家族现在对于中国的普通人来说已经随着《货币战争》一书的走俏而不陌生了,但也许人们并不是很清楚这个家族跟中国的关系。事实是,自清朝中期以来,除战乱和政权更迭引起的短期中断以外,洛氏家族公司一直活跃在中国的工商贸易舞台上。      广州代理商——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and Co.)时期       在英国对东方贸易历史上,有一个几乎尽人皆知的特殊公司,叫做“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于1600年由英国女王批准建立,旨在摆脱德国对东西方贸易的垄断,却在建立之初就打上了垄断的烙印。英国政府特许它拥有21年完全垄断对东南亚的贸易活动。这个公司在后来的发展中,不仅从事贸易活动,也卷入了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和军事活动,成为东南亚地区实际的政治和军事统治势力。1711年,该公司进入中国,在广州建立了贸易点,经营茶叶和白银贸易。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自由市场经济思潮的兴起,英国国内企业向外扩展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贸易垄断已经不合适宜。 1833年,英国国会签署的特许权议案终结了东印度公司在英国对华贸易中的垄断特权。这个议案的签署,使其他对华贸易公司得以合法进行对华贸易。洛希尔父子公司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及时进入了中国。    当然,洛希尔公司并未在中国进行直接贸易,它是通过一种叫作“代理商”的公司来进行贸易的。洛希尔公司所委托的代理公司是由两位苏格兰企业家组建的,一位名叫威廉?嘉定(William Jardine,1784-1843),另一位名叫詹姆斯?马瑟森(James Matheson,1796 -1878)。前者的职业本来是医生,但因为在东印度公司船队作随船医生而进入了商务活动。1823年,他成为了英国最老的私人公司查尔斯?马格尼阿克(Charles Magniac and Co )公司广州事务所的低级合伙人。 1820年月,他遇到了在印度经商的英国商人之子马瑟森。1832年七月,他们在广州合伙成立了“嘉定、马瑟森公司”(Jardine, Matheson and Co.),经营鸦片、茶叶和其他商品。他们的公司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做“怡和洋行”,凡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应该都不会陌生。    洛希尔公司最初与中国发生关系的准确时间已因资料缺失而不可考,有准确史料记载的时间为1838年,也就是鸦片战争之前两年。这个时间点是依据当时怡和洋行致洛希尔公司的一封业务信函来确定的。显然这封信函并不能说明这是洛氏家族与中国的头一次贸易,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起步阶段。但由于在此之前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对华贸易,洛希尔父子公司也不大可能在1833年之前就与中国有贸易关系。因此,洛希尔父子公司最初与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时间即可定在1833年与1838年之间的五年间。    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中断了洛希尔父子公司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可以推断,洛希尔父子公司与怡和洋行之间的合作关系也结束了。      上海代理商——公平洋行(Messrs Bower Hanbury & Co)时期       洛希尔父子公司再次进入中国大约是18年之后,时值太平天国(1850-1864)暴乱前后。当时上海已经成为了对外贸易的开埠城市,外国公司(或者按当时的叫法“洋行”)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在这些众多的洋行中,有一个叫公平洋行(Bower Hanbury & Co. )的英国贸易公司。该公司在1840年代叫Sykes Schwabe & Co,是一家由英国犹太商人创办的贸易公司,取其创办人亚当 . 塞克斯(Adam Sykes )和噶斯塔夫 . 克里斯汀.施瓦贝( Gustav Christian Schwabe,1813–1897) 的姓氏。 1853年12月该公司解散,改组为G.C. Schwabe & Co,以施瓦贝一个人的名字命名。五年后,也就是1858年,该公司再次解散,改组为宝威汉壁礼洋行(Bower Hanbury & Co. ),由英国商人汉璧礼(Thomas Hanbury,1832-1907)与合作伙伴接手。洛希尔父子公司与该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当始于1858年或之后,但不会晚于1864年,因为公平洋行曾在太平天国期间向洛希尔父子公司报告过太平天国暴乱的情况,洛希尔公司档案馆存有当时的信函。    公平洋行对于当今的中国读者比较陌生,却与中国的商界关系很深。它的主要业务是丝绸贸易。当时上海的著名建筑师杨斯盛(1851-1908)与英商公平洋行大班阿摩尔思最为密切,还曾为公平洋行去无锡、南京做生意牵头。当时生丝是外国人在中国掠夺的主要物资之一,需求量很大,丝厂建造亦多。杨斯盛在阿摩尔思的扶持下,于1880年办起了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性质的杨瑞泰营造厂。    根据上海地方志记载,当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