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与象征_闽东古廊桥建筑文化探析.pdfVIP

符号与象征_闽东古廊桥建筑文化探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符号与象征_闽东古廊桥建筑文化探析.pdf

符号与象征   117 符号与象征 ———闽东古廊桥建筑文化探析 ○李华珍 (福建工程学院 建筑与规划系 , 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 :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 主要考察闽东廊桥在风水与祭祀两个方面的种种表征 , 指出廊桥凭借 自身外显 的形式符号 , 借助象征语言将桥梁与村落文化融为一体 ; 廊桥既具现实的利民渡涉的作用 , 又反映了闽东乡民 观念中的趋福避祸的心理 ,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关键词 : 闽东廊桥 ; 符号 ; 象征 ; 风水 ; 祭祀 中图分类号 : K 928. 7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 1398 (2007) 02 - 0 117 - 06 闽东廊桥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 但它们为世人所知只是近几年的事情 。1995 年 方拥 《虹桥考 》一文 , 首次从学术的角度介绍了闽浙山区虹桥 (木拱廊桥 ) 的分布 、保存状况 、 [ 1 ]55 - 60 结构成就 , 并考证了它的历史源流 。 此后 , 木拱廊桥逐渐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 。他们 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木拱廊桥的历史源流 、分布状况 、结构体系 、造型特点、保护现状 、开发设想 等几个方面 , 而对廊桥在祭祀 、休闲、社交 、市肆等大量民俗 、文化 、社会方面的功能的研究尚 较薄弱 , 仅毕胜 、赵辰在 《浙闽木拱廊桥的人居文化特殊意义 》一文中做了一些开拓性的研 [2 ]52 究 。 本文主要以闽东廊桥为主要考察对象 , 认为作为联系时空的古廊桥在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价 值随着时间的沉淀日益显示其不可替代性 , 已逐渐演化成一种符号 、一种象征物 , 探讨廊桥所具 有的社会文化意义 , 这是前人研究所忽略的。 一  廊桥与风水 (一 ) 水口之桥 绝大多数的闽东廊桥都设在村落水口或水尾处 , 有的村落甚至在水口和水尾两处同时各建一 座廊桥 , 称为姊妹桥 , 作为村落出入口的重要标识 。闽东地区这样的姊妹桥比较多见 , 比如屏南 县岭下乡的广福 、广利二桥 , 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的上下二桥 , 以及芹洋乡尤溪村的上下二桥 , 与传统村落融为一体 。其中 , 广利 、广福二桥分别位于岭下乡南北 , 横跨于岭下溪上 , 相距不过 收稿 日期 : 2007 - 0 1 - 08  基金项 目: 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基金 ( G - Y - Z0320) 作者简介 : 李华珍 ( 1978 - ) , 女 , 福建古田人 , 讲师 , 主要从事建筑文化 、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18 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0 7 年第 2 期 200 多米 , 两岸古树名木环绕 , 辅以一座千年古寺 ———景福寺 , 环境清幽 , 景观优美 。有的姊妹 桥离村较远 , 远的可达数里 , 比如寿宁芹洋乡的长濑溪桥与张坑桥 , 两桥都距他们所在的村落 1 公里以上 , 虽不在同一个村落 , 但同跨长濑溪上 , 长濑溪桥秀美 , 张坑桥雄伟 , 一上一下首尾呼 应 , 被当地村民称为 “情侣桥 ”, 成为两岸村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