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钢的热处理34784.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钢的热处理 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钢的组织,从而改变钢机械性能的工艺,称为热处理。热处理的这三个阶段,可以用工艺过程曲线来表示,如图3-1所示。 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三、 晶粒度的评定 第二节 奥氏体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一、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3)粒状贝氏体 粒状贝氏体也是在中温转变区,由奥氏体转变成的组织。粒状贝氏体是由铁素体及由铁素体基体所包围着的小岛状组织所组成,这些小岛状组织形态很不规则,常呈粒状或长条状,如图3-15,图3-16所示。 含碳量在0.25%~1%之间的碳快速冷却所得到的组织为低碳马氏体和高碳马氏体的混合结构。 (2)马氏体的性能: 高碳度是马氏体的主要特征。马氏体的硬度与其含碳量有关,如图3-21所示。含碳量愈多,硬度愈高;当含碳量超过0.6%以后,马氏体的硬度就增加不多。 二、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用连续冷却曲线来进行分析。连续冷却曲线也是用试验方法测定绘制的,共析钢的连续冷却曲线如图3—25所示。 第三节 钢的淬火和回火 一、淬火 (二)?? 冷却速度及冷却介质的选择 淬火时的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但过快的冷却又会增加内应力,引起钢件的变形和开裂。因此,选择合理的冷却介质是淬火工艺的关镀。 钢的等温转变曲线是选择淬火时的冷却速度和介质的依据,理想的冷却曲线如图3—29所示。 (三)淬透性的概念 淬透性是指钢件接受淬火提高硬度的能力,通常用淬硬层的深度来评定。淬硬层是淬火后马氏体和半马氏体组织的深度大小,半马氏体是指组织中有50%的马氏体,另外的50%是贝氏体或极细珠光体。钢件淬火冷却时,沿整个截面的冷却速度是不相同的,因而钢件的表层和中心的组织和机械性能就会有差异,如图3—30所示。 二、回火 将淬火后的钢件再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下的某一温度,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到室温,这种方法成为回火。 淬火后的钢件一般是硬而脆,其组织不稳定而且存着较大的内应力,如不及时回火,将会影响钢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的稳定性,其至会导致变形和开裂。 回火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钢的脆性,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控制回火的加热温度,还可得到所需要的组织和机械性能。一般情况下,回火是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对钢的机械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1.室温~200℃,马氏体分解为回火马氏体 在这一温度回火时,马氏体不断地析出极细的ε碳化物(Fe2.4C)。马氏体的过饱和程度稍有降低。但由于温度较低,碳原子的扩散能力很弱,ε族化物是弥散地分布在马氏体的基本上与马氏体保持着共格关系,这种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由于碳化物是均弥散得分部在马氏体上的,所以回火马氏体与淬火马氏体的形态基本一样,只是在相同腐蚀条件下,回火比淬火更易腐蚀,金相片中的组织成黑色,如图3-34。 (二)回火的分类 1.低温回火(150~250℃) 低温回火后所得到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回火后内应里和脆性降低;但保持了高硬度(HRC=58~64),钢件具有高的耐磨性。主要用于工具、模具、滚动轴承、易磨损件以及渗碳或表面淬火后的回火处理。 2.中温回火(350~450℃) 中温回火所得到的组织为屈氏体。回火后钢的特点是有叫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内应力基本消除,所以具有较好的韧性。主要用语处理各种弹簧件以及某些强度要求较高的轴类、刀杆和轴套等。 3.高温回火(500~650℃) 高温回火所得到的组织为索氏体。回火后钢的机械性能既有交好的强度和硬度,又有交好的苏醒和韧性,具有交好的综合的机械性能。淬火后再惊醒高温回火又常称为调质。调质主要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如轴、齿轮、叶轮、螺栓等。 第四节 钢的退火和正火 一、退火 (一)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是把钢加热至Ac3以上30~50℃保温,然后缓慢冷却下来的工艺过程。完全退火适用于处理亚共析钢和低、中合金钢,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降低硬度和消除应力。 过共析钢不宜于进行完全退火,因为加热到Accm线以上再缓慢冷却时,渗碳体将以网状形式存在于铁素体的晶界上,反而增加了钢的脆性。 (四)扩散退火 扩散退火工艺是把钢加热至1050~1150℃,保温十几小时后再缓慢冷却至室温的工艺。目的是消除钢铸件因结晶时间先后不同而造成的元素浓度分布不均匀现象。 第五节 钢的化学热处理 概念:钢件置于化学介质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使介质中的活性原子渗入钢件的表面层,以改变表层的化学成方和组织,从而使钢件的表面获得某些特殊的性能,这种工艺称为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的种类很多,根据渗入的元素不同,可分为渗碳,渗氮,氰化,渗金属等。 化学热处理虽然很多,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都包括以下三个处理过程: 一、渗碳 渗碳是把钢件置于渗碳介质中加热,使碳原子进入材

文档评论(0)

wdxd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