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万里:访问旅美十二学人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国万里:访问旅美十二学人图.doc

家国万里:访问旅美十二学人(图 李怀宇 着 中华书局 唐德刚:历史三峡(1) 胡适的”私淑弟子“ 2007年11月28日中午,我从纽约坐计程车到新泽西唐府,一路由唐太太电话引路,路况之复杂为平生罕见。唐府是一幢独立的房子,周围树木成林。唐太太在门口等候,引入二楼客厅后,略为寒暄,便请我稍坐,入内去照顾唐先生。约一刻钟后,唐德刚先生穿着睡袍,双手扶着助行器,步履艰难地从睡房出来。一见面就热情地打招呼:”不好意思,人老啦,走得慢。“竟是乡音未改,我仔细聆听,只能听懂唐先生大半的安徽口音。 唐太太帮唐先生戴上助听器,斟茶后便退入内房。唐先生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故事。他说,幸亏自己选择到美国留学,很多人到欧洲留学-”饿死了“;又说来美国的留学生中有人到饭馆洗盘子,没有通风设备-”闷死了“.这真是典型的”唐氏语言“. 唐德刚生逢其时,所处的是一个大时代。1948年赴美留学,1949年中国巨变。纽约是一个大码头,从中国涌到纽约的党、政、军、学各界民国要人,如过江之鲫。这些昔日呼风唤雨、名震一时的人物,几成纽约的难民,心境之落寞可以想象。作为一个史家,变化中的时代才是最好玩的研究对象。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唐德刚,机缘巧合之下,有幸得以访问民国风云人物。 胡适正在纽约81街做”寓公“,那是他一生中最清闲而又最寂寞的时候。胡适有三大好:安徽、北大、哥伦比亚。唐德刚既是安徽老乡,又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学弟,自然让胡适倍感亲切。唐先生说:”其实胡先生很家常,很多大人物有架子,胡适啥都没有,欢迎交往。我很怀念胡先生!“ 两人初识,始于哥伦比亚大学两百周年纪念之时。唐先生回忆:”胡先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名誉校友,那时候正是哥大创办二百周年,动不动就开一个小会,每一次开会,稍微有一点关系的人就找胡适。我们这些大学生常常看到胡适,最容易请的,而且请来最容易使人快乐的就是胡适。中国的客人,胡适是第一名,所以胡先生常常到哥伦比亚来。“胡适常到哥大图书馆看书,每次总要去找唐德刚,因为唐德刚是他唯一认识的华裔小职员。 我问唐先生:”当年胡适在纽约的生活如何?“唐先生道:”胡适在美国是“难民”,我们比胡适强多了,我们年轻力壮,什么事都可以做,还有免费医疗。胡适那时在这里做“寓公”,他也没有钱。他们喜欢吃西瓜,又不会开车,我就带西瓜送给胡伯母,她是个小脚,解放之后就把它放开,不大不小,不能搬,我帮她搬。那时候胡适打电话说:“德刚,你今天没有事啊?你伯母打麻将,你过来开个车子好不好?”胡伯母别的可以没有,不打麻将不能活,一打麻将早出晚归。胡伯母后来写给我:“送给适之最喜欢的学生。”胡先生何以喜欢我?因为胡先生以前是北京大学校长,被人家包围着,来到这里没有了,我又是他的保镖,又是他的司机,又可以陪胡伯母打麻将。“ 当年唐德刚问胡适:”胡先生,您的身体如何?“胡适说:”不能病哪,一病就不得了,美国的医院费用付不起。“半个世纪以后,年迈的唐先生指着自己身体说:”我住在医院不舒服,护士态度不大好,菜也难吃,我就回家来住,家人看着我就没事了。胡适当年跟我讲,你要留养老钱哪!“ 有时候唐家请客,唐德刚给胡适打电话:”胡先生,今晚我们家里请客,菜很多,您有没有空?“胡适说:”有空!有空!“唐先生觉得:”胡适跟我在一起像家常父子一样,我对我爸爸不敢那样,对胡适可以。“ 唐先生突然低声道:”那时候我结婚送请帖给长辈,我没有送胡先生。“我惊问何故。唐先生笑道:”我要送胡适请帖,他就要送礼啊!他送不起礼,就送一幅字。胡先生喜欢写字,“德刚,我给你写一幅?”“我不要。我要白话诗。”这便是多年来挂在唐家的那首白话诗。 胡适是有“历史癖”的人,自然对“口述历史”(Oral History)颇感兴趣。可是口述历史的工作并非那么简单,访问录音固然要花工夫,而录音以后的回放、誊清、校对、节删、增补、考订等等,何其麻烦!胡适试了一下,便说口述历史非职业难以应付。为了自己的口述自传,胡适向唐德刚叹息道:“这工作有谁能承担起来,职业化一下就好做了。” 恰巧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在福特基金会的拨助之下,唐德刚被指派为胡适的助手,正式工作。1957年冬初,唐德刚携了一部笨重的录音机来到胡府,开始胡适口述自传的录音,不意常受到访客的打扰。此时胡适出任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的消息已公布,更是事务繁多。为了使口述工作顺利进行,唐德刚征得哥大当局的同意,请胡适到哥大工作。胡适带着唐德刚几乎吃遍了纽约东城的小馆子。唐德刚回忆:“酒仅微醺,饭才半饱,幽窗对坐,听胡老师娓娓讲古,也真是人生难得的际遇。”这样的午餐和偶尔的晚餐,唐德刚事后统计,前后约有六十多顿。 唐德刚根据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