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川家周边人物.doc
保科正之(1611年6月17日-1673年2月4日),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四子,母亲为侧室阿静(净光院),幼名幸松。由于秀忠的正室崇源院是善妒的女人,而秀忠自己又是个怕太太的男人,因此在幸松出生以后,不敢养在城里,便将阿静与幸松母子托给武田信玄次女见性院照顾。后来见性院将幸松养育到七岁时,又将正之交给和武田家有关系的保科正光做养子。 保科正光没有儿子,虽另有养子,不过在收幸松做养子后,就让幸松当自己的继承人。1629年正之十八岁时,因为秀忠的正室已死,正之才第一次与秀忠正式见面。两年以后,正光过世,正之继承信浓国高远藩三万石。秀忠死后,其兄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对他颇为看重,先是于1636年让他拜领出羽国山形藩二十万石,在1643年又拜领陆奥国会津藩二十三万石,会津松平一族后来一直存续到幕末。 1651年,家光临死之际,把正之唤到枕边,将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托付给他。正之感念家光的重视之恩,在1668年时写下了「会津家训十五个条」,其中载明「会津藩是为了守护将军家而存在,如有藩主背叛则家臣不可跟随」,后来的藩主与藩士们都遵守这些条规,一直到幕末的藩主松平容保也持续遵守这项遗训,因此后来幕末时会津藩成为佐幕派的中心。 1669年,让位给其子保科正经,1673年过世,享年六十一岁。因为他生前曾向吉川惟足学习神道,所以他的后事按照神式办理,其灵社号为「土津灵神」,其墓在福岛县耶麻郡猪苗代町的见弥山。 在他生前,有人劝他从幕府方面改用德川一族的本姓松平氏,但他为了感念保科家对他的养育之恩,不愿更改其姓,终生都姓保科。一直到三代藩主松平正容时,才改回松平姓,以及使用德川家的葵纹。 正之同时也是个很热忱的朱子学徒,以朱子学术做为统治的基础,不但确立了身份制度的固定化,还大力推行男尊女卑的观念。他受山崎闇斋的影响很深,再加上向吉川惟足学习神道的关系,使他走上神儒一致之道。
德川纲重(1644年—1678年),德川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四男,母亲是侧室的顺性院(阿夏之方)。六代将军德川家宣、上野馆林藩藩主松平清武的父亲。乳名长松(与祖父秀忠一样),元服后改名纲重。法号是清扬院。 承応3年(1654年)建造甲府滨屋敷(后来的滨离宫)。宽文元年(1661年)领甲斐国甲府藩25万石。也因此有了甲府宰相的别名。政治上,纲重采用关孝和所说的学问,在甲府建造和汤岛圣堂(孔子庙)一样的孔庙。且对釜无河的治水很有贡献。 纲重的兄长四代将军家纲到了中年都一直没有子嗣,本来纲重是有机会继任第五代将军的,不过纲重却在延宝6年(1678年)突然逝世,享年仅三十四岁。结果第五代将军的位子就由弟弟德川纲吉坐上去。而之后纲吉在长子德松夭折后,就不在有男嗣,因此将纲重的长子纲丰带到江户城里作为养嗣子。之后纲丰就改名为家宣,并成为第六代将军。
德川忠长(1606年5月7日~1633年12月6日),江户时代初期的骏府城城主。 德川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三子,母亲为正室浅井江(阿江、阿江与、崇源院),同母兄长长松丸、家光,同母姐千姬、珠姬、胜姬、初姬,同母妹和姬,异母弟保科正之(侧室阿静之方所生),正室织田信姬(又名光姬,小幡藩藩主织田信良女)。骏府藩藩主。 乳名国千代(国松丸),又名北丸殿。官至从二位权大纳言,领地在骏河国,被称为骏河大纳言。忠长出生的日子有三种说法:5月7日(德川幕府家谱)、6月1日(庆长见闻录案纸)、12月3日(幕府祚胤传) 庆长9年(1606年)出生于江户城。母亲阿江因为次子竹千代(家光)出生后,交由乳母(春日局)照顾而疏远,因此在国千代出生后,她向秀忠提出自己亲自抚养国千代而不请乳母要求,而秀忠也同意了阿江的这个要求。 因为如此,国千代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而秀忠夫妇也认为国千代处处比竹千代要好。国千代在幼少时也确实比家光更有才能,因此秀忠和阿江开始萌生想立国千代做三代将军的念头。 就在此时,竹千代的乳母春日局感觉到竹千代的第三代将军地位将要不保,因而跑到已经隐退的大御所德川家康隐居的骏府城,向家康哭诉秀忠夫妇的不公平。之后,家康对秀忠夫妇说要分长幼,坚持让竹千代做将军,处于尴尬境地的秀忠夫妇因而让此事作罢。 国千代在幼年时,常听祖父家康、父亲秀忠说竹千代是主公而自己是家臣,又曾被家光羞辱而恨家光。他自认才智、容貌强过兄长家光,因此不改轻视家光的态度,家光也因忠长的态度而疏远他。 元和6年(1620年)国千代元服,领父亲秀忠的“忠”字,正式改名为忠长。而忠长母亲阿江是出生于织田家(其母阿市为织田信长的妹妹),十分可惜织田家的灭亡,因此一直打算振兴织田家。所以忠长元服后,依照母亲的想法,娶织田信长的孙子织田信良(信长二男信雄之子)的女儿信姬(信长曾孙女)为正室。元和九年(1623年),家光将受将军宣下之际,忠长任从三位中纳言。 家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