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改革与实践.doc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改革与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项目实践报告 自1999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在试点班实施以来,已有4届12个班完整执行了新课程体系,10个班执行了部分课程,300多名学生参与本项目的课程体系实践。 一、进行了多层次办学模式探讨 进行一级学科专业办学模式探讨 材料学院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试点班进行一级学科专业办学模式探讨,目前已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一级学科专业办学模式实施方案。 与二级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相比,一级学科专业办学模式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更注重大材料学科基础的强化,强调对理工结合关系、宏观与微观关系、共性与个性关系的考虑,同时注意到交叉学科多样性的特点。该培养计划中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四级知识平台构成,取消了专业方向模块。 实施学硕连读 “3.5+2.5”制人才培养模式 截止2001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硕班已实施招收计划5年。通过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保障体系、教学管理模式等系列改革,学硕连读班的“3.5+2.5”人才培养模式已形成。 其培养方案在充分体现一级学科专业办学思路的同时,注重不同培养阶段中目标和要求的侧重和协调。在本科阶段课程设置上,注重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面;在硕士阶段培养计划上,强调在专业方向上的发展,并注意与现行的材料类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衔接。本科-硕士之间通过第七学期的双向选择后实现过渡。 学硕连读班实行选拔-淘汰动态管理模式。该选拔-淘汰是在学硕连读班的前三年中进行,每学年实施一次,为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学硕班提供了途径;选拔和淘汰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进行,确保了选拔上来的学生和淘汰下去的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尽管2003年起,该办学模式已未在运行,但从中积累的改革经验非常宝贵。 国际合作“2+2”办学模式的探讨 我国加入WTO后,教育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如何增强学校及培养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探讨国际合作办学之路,是解决此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在学校大力支持下,2002年4月材料学院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工程学院签署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2+2”合作办学协议,即前两年在国内进行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习,后两年在澳大利亚进行专业课学习。完成学业后,学生可同时获得由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认可的Monash大学的材料工程学士学位和中国国家教育部认可的武汉理工大学的工学学士学位。Monash大学教学计划相互衔接,整体实现“2+2”教学计划的优化。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 由于材料学科的研究内容和领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学科体系尚未形成清晰的脉络,原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专业原所属行业不同,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组织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推进课程内容改革,科学地界定各课程的学科范围,正确处理课程之间的横向与纵向关系,使其成为一个科学的整体,成为影响教学改革效果的关键点及难点。为此,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提高学科基础课涵盖面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在原来《金属材料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二级学科课程的基础上组建材料科学基础一级学科课程。其从材料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课程在介绍基础材料的同时,重点突出新材料,诸如梯度材料、生物材料、能源转化材料等功能材料以及高温材料。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在原“流体力学”、“热工基础与设备”、“工程研究方法”基础上拓宽,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工程理论基础和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为教学目的而设置。该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宽,它不仅介绍了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燃料与燃烧理论、工程测试研究方法等基本理论知识,还使学生了解到材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工程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授课过程中通过大量研究实例,使学生在学习处理工程问题方法的同时,认识所学知识的应用背景,开拓视野,提高兴趣。 实现理论课与实践环节的合理分离与有机结合 对某些理论课程进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合理分离。 对“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单独设立“测试技术实验”,增加学生上机操作机会;对原附属于 “热工基础与设备”、“粉体工程”的课程实验,分离出来,与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实验共同组成“材料工程基础实验”(粉热流综合实验),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配合“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艺与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等理论课,设立 “材料合成与加工实验”、“材料性能测试实验”,使其与理论课有机结合起来,再现理论课中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对材料制备过程的原理、方法、材料性能的表征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把“材料合成与加工实验”、“材料性能实验”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