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学指南》辨伪.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印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印学文献的整理逐步受到重视,从事古 代艺术论著的研究,文献真伪的鉴别是基础阶段,绝对不可忽视。前人结集的印 学文献,在继承与肯定的同时,更应当客观地认识到历史的局限性,混杂其中的 伪书如不及时揭示,则会造成负面影响。笔者在研读古代印学文献时,发现署名 赵宧光的《篆学指南》是一部在印学领域长久以来未被揭露的伪书。本文利用文 献辨伪学的方法,对《篆学指南》及其相关文献的诸多版本搜集整理,逐一校勘, 通过对序言、正文的辨伪,证实《篆学指南》并非赵宧光所为,并对伪书的成书 时间加以推断,对其存世的意义给予客观的评价。通过对《篆学指南》的辨伪, 理清了周应愿、杨士修、赵宧光三人在该篇印学著作上的纠葛。 关键词: 赵宧光 《篆学指南》 辨伪 I Abstract Seal-ology litera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ith it’s development.The authenticity of literature is foundation stage of all study.We should recognize the historial limitations as well as we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Or it will give a negative impact on our study.I found the book the Guide Of Fragrance of Zhao Huanguang is a pseudo-book in my study. I tidied up the versions of the Guide Of Fragrance, emended every version, and found the writer of the Guide Of Fragrance is not Zhao Huanguang. The thesis inferred the time of the book,and giv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its existence meaning.I sort out the disputes among Zhou Yingyuan,Yang Shixiu and Zhao Huanguang by distinguishing ancient fake books. Key Words: :Zhao Huanguang ;the Guide Of Fragrance ;detection of forgeries II 《篆学指南》辨伪 引言 《篆学指南》在印学领域长久以来被认为是赵宧光所删节的一部印学专著, 研究赵氏印学者必会谈及此作,然而这部文献却是一部至今未被揭露的伪书。 赵宧光,字凡夫,一字水臣,号广平,隐居不仕,别署寒山长,江苏苏州人。 生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卒于天启五年(1625)。精文字学,工篆书、创草篆 体。亦擅长治印及印学研究,在明末印人中颇有声望。赵氏一生著述颇丰,并有 《赵凡夫先生印谱》存世。 《篆学指南》序中称:“余读周公谨所著《印说》,叙论精确,前辈文、何多 宗之。第稍嫌其繁冗,特节录数则,语虽不多,而作引之要已备。因名之曰《篆 1 学指南》,以贻同好云。”是一部周应愿《印说》的删节本。周应愿《印说》(附 图一)成书约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之前2 ,杨士修曾说:“予知周公谨氏《印 说》行于世久矣,屡求不得。”3 由此可见,《印说》一经问世便在当时印

文档评论(0)

ww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