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ppt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教材分析: 学科指导意见要求: 知道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重点:认识斯大林模式 难点: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1)照片导入 (2)观点导入 重点解析: 难点解析: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阅读材料: 斯大林这个名字足以震撼世界 有人说他是个残暴凶狠的魔鬼 有人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 有人说他是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 也有人把他视为天之骄子,扭转整个世界的历史巨人 他是英勇无畏的,又是冷酷无情的 1、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1)定义: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制度。 (课前提示: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2)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 政治上高度集权、 文化上高度划一 (与老教材比较:经济上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与法制。) 体验感悟 收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证券,了解感悟当时的社会生活。 2、分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⑴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⑵政治形势:苏联成立;斯大林巩固领导地位 ⑶经济形势: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⑷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革命前存在大量农奴制残余;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意识形态根深蒂固 ⑸思想环境: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理解 ⑹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材料一: 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让它见鬼去)。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 ——斯大林:《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 》 由此可见,苏联在二三十年代的发展道路上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这一斯大林模式不是偶然的,可以说这是苏联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斯大林模式的经验: 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 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 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 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不失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 斯大林模式的教训: 经济上,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过死,经济总体效益差,不能长期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崇拜,社会主义法制受到破坏 文化上,管理模式单一化、公式化,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怎样评历史人物? 评价标准:① 生产力标准 。② 客观实践。 方法:一分为二,全面的、历史的看待历史人物。 态度:科学、公正,实事求是。 立场:无产阶级立场,人民大众立场。 B“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 * * 【课程标准】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猜猜我是谁? 现在知道了吧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 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 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 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 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 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 主义建设.。 保尔?柯察金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鲜血和生命,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返回 返回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24——1929 年) 斯大林明确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具体实践: ⑴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⑵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苏联提出农业逐步实现集体化的方针。 ⑶ 1928年,新经济政策终止。 ⑷ 1928年起连续实行三个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建设。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第二阶段:确立阶段(1929——1936年) (1) 三个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同时,30年代初,苏联各地农村出现集体化浪潮,并出现严重失误。 (3)1932-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4)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

文档评论(0)

沃爱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