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古代官制与官吏选拔制度 一、古代官制 (一)古代管制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中国古代管制的发展,从夏代到清末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1、巫史制时期,包括夏、商两代 2、公卿制时期,包括西周和春秋两个时期 3、丞相制时期,包括战国,秦和西汉前 * *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节 皇帝与皇族成员的称谓 一、皇帝的称谓 (一)“皇帝”称谓的由来 1、“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后”、“王”称谓始于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制者都称为“王”。“天子”之称始于西周,故周代的最高统制者又称为“天子”。 3、公元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 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 帝”,于是便将“皇”和“帝”连接在 一起称为“皇帝” (二)皇帝的称号 1、谥号是指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给予的评定褒贬的称号。谥号始于西周,属于褒扬的有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等,属于贬斥的有炀、厉、灵、幽等。 秦始皇 唐太宗 二、皇族成员的称谓 太上皇: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尊称。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皇后:皇帝的正妻。 嫔妃:皇帝诸妾的通称。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又称“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清代自皇太极时起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格”。 驸马: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 期 4、尚书制时期,从汉武帝到明初 5、内阁制时期,包括明清两代 (二)中央官制 巫史是我国夏商时期国家机构中最有权威的官员。 秦汉时期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央官制,魏晋以来形成的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的中央官制,至隋唐逐渐完备并定型化,成为后代中央官制蓝本。 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地方官制 1、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行政分为郡、县两极,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一般分为州、郡县三级。 3、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基本上分为州县两极。 4、宋代,地方行政时期分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 二、古代官吏选拔制度 (一)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要求 1、夏商周时期当时的主要官职一般都是世袭的。 2、战国时期除国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自荐游说。 3、汉代的官吏主要从高官子弟和士人中选拔。 4、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方法是“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二)科举制度 1、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同意考试,通过用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制度,又称“开科取士”。 2、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考试的种类有常举、制举两种。 3、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规定以八股文取士,专取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命题考试。 4、明清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5、乡试通常每隔三年于秋季八月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 6、会试于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考中的称为“贡士”。 7、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考,考中者统称为进士。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第三节 诸子百家 一、“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大大繁荣和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和学术。 二、儒家 1、儒家是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为孔子。 2、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三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A、孔子的思想以“天命论”、“中庸”之道和“仁”、“礼”为核心。 B、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将其发展成“王道”和“仁政”学说,并提出了“性善论”。 C、荀子主张“性恶论”,提出了“礼”、“ 法”兼用的礼治思想。 孟子 荀子 3、汗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4、儒学在宋明时期演变发展为宋明“理学”,这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主要讨论以“性与天道”为中心的哲学问题。 5、儒家的经典主要有: 《诗》、《书》、《礼》、《易》、 《春秋》、《大学》、《中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皮带硫化知识.doc VIP
- [紧固件]常用紧固件选型设计.pdf VIP
- 高速公路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首件施工方案.doc VIP
- 解读《GB_Z 44526 - 2024无损检测 操作能力鉴定》全面解读.docx VIP
- 本田GX630-660-690发动机维修手册.pdf VIP
- 2025四川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招聘产业招商等岗位9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全国通用)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10129-中信建投-因子深度研究系列:高频订单失衡及价差因子.pdf VIP
- 发电厂检修规程.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七年级英语试题(含听力材料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