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解析.pdfVIP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解析.pdf

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 DissertationfortheMasterate IdentificationandSequenceDeterminationofNovelDuck Reovirus Candidate:ZhuYingqi Supervisor:Prof.LiuGuangqing CooperantSupervirsor:Prof.WangGuijun 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ofAgriculture Speciality:PreventiveVeterinaryScience Researchfield:Infectiousdiseasesofdomesticanimals Co ege:Anima ScienceandTechnologyCo ege June,2013 中文摘要 2011 年上半年,中国太湖流域的许多养鸭场陆续发生一种新的鸭病毒性传染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病雏鸭精神萎靡,软脚,排白色稀粪,发病率约40%,病率在 35%-40%以上,给养鸭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分离该病的病原,我们从太湖发病鸭场采集发病鸭实质脏器,通过接种SPF 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从鸡胚尿囊液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测定该病毒尿囊液的 5.5 ELD 为10 /0.2mL。将该病毒尿囊液感染 1 日龄樱桃谷肉鸭可复制出与临床相同的 50 症状,且可从发病鸭的脾脏和肝脏中分离到病毒,该结果表明我们分离到的病毒为造 PCR RT-PCR 成这次疾病发生的病原。通过 、 检测方法对该病毒进行检测,结果排除 了所有常见的或者是具有地方流行特点的鸭病毒性传染病,包括鸭病毒性肠炎病毒、 鸭肝炎病毒、禽流感病毒、鸭黄病毒、鸭细小病毒和番鸭呼肠孤病毒。 为了确定该病毒的分类学地位,首先,我们通过病毒核酸类型的鉴定、有机溶剂 敏感性试验和血凝性试验证明该病毒为RNA病毒、无囊膜、不具有鸡血红细胞凝集 活性。然后,将病毒尿囊液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进行电镜观察,发现该病毒粒子 直径约70nm、呈球形、正二十面体对称和双层衣壳结构,病毒具有典型的正呼肠孤 病毒科成员的特性。最后,我们参考番鸭呼肠孤病毒 (Muscovyduckreovirus,MDRV) 89026株S2基因的部分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对该病毒的核酸序列进行了测定, 同时对该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与2009年从福建分离到的新型鸭 呼肠孤病毒(Duckreovirus,DRV)NP03株亲缘关系很近处在同一进化分支,而与番鸭 呼肠孤病毒亲缘关系较远。至此,我们分离并鉴定出造成鸭群中这次疫病流行的病原 为新型鸭源呼肠孤病毒。根据国际命名规则,将该病毒命名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太湖 2011株(DRVTH11)。 为了了解该病毒的增殖特性,我们将病毒感染BHK-21细胞系,对其一步生长曲 线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DRVTH11株病毒可在BHK-21细胞系上增殖 出现细胞巨, 融合病变,通过WB、IFA方法均能在细胞内检测到该病毒的存在。一步生长曲线显 示,该毒株感染BHK-21细胞后0-12h为潜伏期,12h后开始增殖,12-36h进入快速 6.57 48h TCID 10 /0.1mL 增殖期, 病毒滴度即达到最高, 50为 ,随后病毒的增殖随细胞 的崩解而降低。 为了了解该病毒分子遗传信息,我们通过RT-PCR方法对病毒基因组进行扩增, 成功获得覆盖DRVTH11株病毒全基因组的若干目的片段克隆。序列拼接后显示病毒 基因组全长为23,418bp,病毒基因组有十个基因片段组成,大小如下:L1,3958bp; L2

文档评论(0)

ucu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