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至十世纪敦煌尼僧与世俗家庭的关系.pdfVIP

八至十世纪敦煌尼僧与世俗家庭的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至十世纪敦煌尼僧与世俗家庭的关系.pdf

八至十世纪敦煌尼僧与世俗家庭的关系 石小英   人们通常认为尼僧作为出家人将与出家前所在世俗家庭的关系不复存在 。但在 8 至 10 世纪的敦煌 , 情况并非这样 。当时佛教极为盛行 , 崇佛礼佛常常成为许多家庭的重 要生活内容 , 许多皈依佛门的尼僧与家庭仍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孝敬父母 , 为他们写 经造像 、参与家庭事务 、出家不离家 , 即其与家庭关系密切之表现 。本文利用丰富的敦 煌文献对此问题做了论证 。 关键词 : 尼僧  世俗家庭  敦煌  佛教 作者石小英 , 1975 年生 ,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历史与行政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 。 郝春文先生在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社会生活》一书中 , 依据敦煌文献 , 对唐 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生活方式及相关问题作了详细探讨 , 并指出了敦煌僧尼的实况 与戒律的差异 。笔者受其启发 , 不揣谫陋 , 梳理有关材料 , 拟仅对敦煌尼僧与家庭的关 系略作探讨 。这里的家庭 , 对于未婚出家的女性而言 , 系指其本家 , 对于婚后出家女性 来说 , 则包括其娘家 、夫家和子女家庭 。 一 、敦煌尼僧与家庭关系密切的表现 ( ) 一 割舍不断的亲情 人们通常认为 , 出家人斩断情缘 , 六亲不认 , 而在 8 至 10 世纪的敦煌 , 佛事活动 参与者往往包括家庭的全部成员 , 而尼僧作为家庭与宗教的纽带 , 与家庭保持着密切的 联系 。在敦煌文献中有很多尼僧为亲人祈福 、追福 、写经造像的记载 , 如 P2583 《申 年比丘尼修德等施舍疏》: “右真意所施意者 , 奉为亡妣舍化 , 不知神识 , 托生何处 , 乞 ① 垂加护 , 广为谶念 。” 文中的尼僧真意为亡妣祈福追福 , 表达了对亡故亲人眷恋与怀 ( ) 念之情 。灵修寺比丘尼善信 , 天授二年 690 三月二十九日 “减三衣之余 , ”为亡母写 ① 唐耕耦 、陆宏基 :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 , 书 目文献出版社 , 1990 年 , 第 65 页 。 58 八至十世纪敦煌尼僧与世俗家庭的关系 ① ( ) 莲华经卷第四 , 希望亡母 “乘斯福业 , 上品上生 。” 大足一年 70 1 三月二十五 日, ② 信尼慧昌为亡母索氏写法华经一卷 , 希望他们能够 “获福无量 。” 尼僧善信和慧昌通 过写经为亡母追福 , 表达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敦煌莫高窟 302 窟供养人题记南壁龛下发 ( ) 愿文中记 : “比丘尼 □妙 □□, 割资财敬 □释 □ 迦 像一区及诸菩萨圣僧 , 愿 □世 ( ) ……□ 宗 ……所生父母 ……□, 知 □含生之类登成正觉 。比丘尼妙 □□, 割资财敬 ( ) ( ) 造释迦像 □ 一 □ 区 , 并及菩萨罗汉圣僧等 ,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