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庆祝自治县成立55周年暨全县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推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热烈庆祝**自治县成立55周年,回顾总结自治县55年发展的风雨历程和辉煌业绩,激情展望自治县催人奋进的美好未来和光辉前景,同时,隆重表彰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在此,我谨代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全县各族人民,向莅临大会的省、市祝贺团和周边市州、兄弟县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以及各族各界人士、驻军代表、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为**建设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各族干部群众、解放军、武警官兵致以亲切的问候;向今天受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诚挚的祝贺!
1954年,**自治县宣告成立,成为全国唯一的*族自治县,实现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自治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开辟了稳定发展的新纪元,谱写了团结进步的新篇章。5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省、市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自治县历届县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高举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旗帜,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用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山川秀美、景色迷人的土地上,积极探索实践具有**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跨越,开创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邻边和谐、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喜人局面,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55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全面落实。我县是一个*族为主、多民族混居的少数民族县,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央、省、市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成为引领自治县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多次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法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甘肃省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若干规定》等规章条例。作为全市唯一的少数民族县,**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关照和大力扶持,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意见》,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为自治县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同时,全县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了充分行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茁壮成长。目前,全县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56%,其中少数民族县级、科级干部分别占到同级干部的68%和55%。自治县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55年来, 自治县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建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工业经济从无到有,已占到国民经济的62%,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0%;农牧业摆脱了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正向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方兴未艾,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县域经济由过去单一的传统农牧业经济走上了多元发展的道路,初步构建起以水电、矿产、畜牧、旅游、生态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去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47亿元,人均GDP达2.6万元,分别是1954年的451倍和82倍;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财政总支出达到3.47亿元,分别是1954年的1685倍和1032倍。
55年来, 自治县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在中央、省、市和有关部门的关心与帮助下,全县上下坚持发展抓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交通道路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干线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彻底改变了自治县成立之初交通不便、出行困难、制约经济发展的落后面貌;实施了以县城为中心、各乡镇为重点的牧民集中定居工程,城乡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牧民集中定居率达到46%,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基本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进了宽敞明亮、温暖舒适的楼房或砖瓦房;全县农牧村92%的通了电,87%的通了水,90%的通了电话,70%的实现了信息宽带接入和有线电视入户,电脑、汽车等现代商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广大农牧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55年来, 自治县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大力推进“科教兴县”战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民族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97年实现了“两基”目标,*族整体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截止目前,全县从幼儿教育到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SO-37001-2016--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英文版).pdf VIP
-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YY0316-2016.pptx VIP
- 《猪生产与猪病防治》课件——保育猪饲养管理.pptx VIP
- 水文水资源软件:SWAT二次开发_(18).SWAT二次开发实战演练.docx VIP
- 高等教育数值分析教案__教案、学案.doc VIP
- 生产管理规范文件.doc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完整版).docx VIP
- 国企党支部学习教育的总结评估报告.docx VIP
- 中医馆创业计划书模板.docx VIP
- 战场阵亡遗体处置方案最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