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ppt2.pptVIP

华师大版八上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ppt2.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师大版八上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ppt2.ppt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点: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接任临时总统 重点:辛亥革命步步深入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成果 “政府不足恃”,遂“抱为中国伸眉吐气之志愿” —张謇 “平日于中外事虽稍稍究心,终不能得其要领。经此创痛巨深,乃摒弃一切,专精致思”。 —谭嗣同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 革命兴起的背景 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其发展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阻碍,步履艰难。 政治上:戊戌变法、义和团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和旧式的农民斗争行不通,革命成为新的选择。《辛丑条约》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预备立宪”的破产激化了社会矛盾。 思想上: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趋扩大。 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生于广东香山县农民之家。7岁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14岁赴夏威夷并在当地教会小学修读。之后进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继续学业。 1883年到香港就读于拔萃书屋(今拔萃男书院),次年进入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 1887年进入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 1892年毕业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多项改革建议,遭到冷遇,孙中山受到极大刺激,于11月开始组织兴中会,准备以武力推翻清政府。 兴中会的成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革命党人在1911年10月前的革命活动 第一,创办报刊、译著书籍,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第二,成立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并汇合成统一的全国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第三,联络会党和新军,发动多次反清武装起义。 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东京 总理:孙中山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民报》 《民报》 1905年11月26日,《民报》正式出版。编辑人胡汉民,发行人张继,经理陈天华,主要撰稿人有陈天华、胡汉民、汪精卫等。《民报》以宣传同盟会的“三民主义”为宗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舆论阵地,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宣传,反对改良和立宪,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 《民报》PK《新民丛报》 “当我们从梁启超那里获得精神食粮时,我们从孙中山先生及其同情者那里得到感情上的营养。一般说来,当决定性时刻到来时,感情导致了行动:当这一时刻在中国到来时,孙中山这位梦想家兼实干家在对拥护宪制政体的新式文人的论战中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蒋梦麟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影响 各省:响应(十几个省区宣布独立),政权多落入各省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手中。 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意味着袁开始掌握清朝全部统治大权) 全国连锁反应: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上海、贵州、江苏、浙江、安徽、广西、广东、福建、山东、四川 一个月之内,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战争,清朝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颁布了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移风易俗 南京临时政府的组成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临时副总统:黎元洪 陆军总长:黄兴   教育总长:蔡元培 外交总长:王宠惠  实业总长:张謇 交通总长:汤寿潜  财政总长:陈锦涛 司法总长:伍廷芳  内务总长:程德全 海军总长:黄钟瑛 南京临时政府表面上是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联合,但实际上是由革命党人担任的各部次长掌握了临时政府的领导权。 临时约法 确定了民主共和的政体,在国家体制上采取内阁制 进一步明确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规定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性质的文件,废除了帝制,规划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立国原则。 集中体现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成为民主共和的象征和旗帜﹐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移风易俗 南京临时政府还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策和法令,比如:废除“大人”“老爷”这类称呼,改称“君”或“先生”,废除跪拜礼、禁止妇女缠足,男子必须剪辫

文档评论(0)

sdfgr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