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高校师生冲突研究.doc
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高校师生冲突研究(
李先富
()] 高校师生冲突指的是高校教师和学生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直接的、公开的或者隐性的相互对立的教育教学互动过程。高校师生冲突既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向功能,又有阻碍教师专业发展负向功能。高校教师应直面和善用冲突,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避免冲突不断升级,对冲突事件不断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G648
国内关于中学阶段的师生冲突问题研究较多,关于高校师生冲突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中学阶段的师生冲突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中学阶段的师生冲突比较明显,甚至出现肢体冲突、武力相向的情况。而目前我国高校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师生关系渐行渐远,学生不愿让老师管,老师也懒得管学生,最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不存在关系”,因此有人认为高校师生之间无冲突可言。其实,这种师生关系的疏远状态就是师生冲突的一种表现。高校的师生冲突主要表现形式为师生间情绪、情感方面的对立或思想上的隔阂,一般不发生外部行为方面的直接对抗,如“流血战争”。这种隐性冲突反映在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或一些消极对抗行为,反映在教师身上:主要表现为教师上课情绪不高,心情不畅[1] 88。高校师生冲突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和课堂纪律松懈,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效果和其他同学的听课效果,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高校师生冲突主要散见于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研究中,专门的研究尚未发现。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去探讨高校师生冲突的利弊,有利于教师合理利用或化解冲突,发挥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规避和消解其负向功能,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高校师生冲突概念的界定
教育研究者往往借用社会学里“冲突”的概念来界定师生冲突。社会学对于冲突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冲突定义认为 “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在冲突中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2]211-212而广义的冲突“是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统一体由至少一种对抗心理关系形式或至少一种对抗性互动形式相联结起来的社会情况或社会过程”。[3]67与此相对应,有学者将师生冲突定义为师生冲突就是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直接的、公开的旨在遏止对方并实现自己目的的互动过程。[4]46有学者将师生冲突定义为师生之间由于某些原因(如目标差异、感情差异、权利差异等)而产生的潜在或公开的排斥或妨碍对方的过程。[5]50
本文拟采用广义的师生冲突的概念,将高校师生冲突定义为高校教师和学生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直接的、公开的或者隐性的相互对立的教育教学互动过程。即高校的师生冲突包括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显性冲突主要表现为言语和行动方面的对立,常见的情况例如学生破坏课堂纪律,搞小动作,不按时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特殊情况下,师生之间可能会互相指责,甚至谩骂、发生肢体冲突等。2008年曾发生几起较为恶劣的师生显性冲突事件:中山大学艾云灿教授打骂学生、对想要转导师的学生打击报复等;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在上选修课时因为逃课学生人数太多而与一名欲离开教室的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并在扭打和挣脱过程中被踢了杨帆几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师程春明正准备上课时被学生利器所袭,造成重伤,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隐性冲突则表现为双方互动中的紧张状态、不满情绪的流露和消极的不抵抗等。师生之间可能没有面对面的交锋,冲突多表现为情绪、情感方面的对立或思想上产生隔阂。[6]12学生对教师的不满主要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开小差,自行其事,对教师的人格和学识轻蔑和敌视,对教师的授课不积极配合甚至有抵触情绪,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严重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教师上课情绪低落,教学思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经常用漠不关心、敷衍塞责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对学生冷淡,放任和放纵学生。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师生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隐性冲突,由于隐性冲突的不易察觉性,管理者往往重视显性冲突的管理而忽视了隐性冲突的管理,继而丧失了对冲突进行早期干预的时机。因此,广义的冲突观有利于对冲突进行全过程、全系统、全要素的全面冲突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把传统的冲突事后管理提升到冲突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相统一的科学管理层面。避免狭义的冲突观所带来的冲突起点定位偏后,忽视公开对抗之前的几个阶段,导致冲突管理过程中片面关注冲突发生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6]12
二、高校师生冲突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方面发展的过程和结果。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专业知识既包括本体性知识:即教师作为经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