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x年供水信息新闻发布—供水材料.doc

近十x年供水信息新闻发布—供水材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十x年供水信息新闻发布—供水材料.doc

新闻发布—供水材料 供水数据 全市公共供水厂61个,总供水能力411万立方米/日。管网总长1.4万公里,2012年供水总量11.4亿立方米。 目前中心城区现有水厂12座,供水能力318万立方米/日,供水管线总长9000余公里,2012年供水总量8.9亿立方米。 本市共有城镇自备井13000 眼,年供水量4.6亿立方米。其中城六区共有自备井6550眼,年供水量2.25亿立方米,占城六区供水总量的28%。 近十年供水数据 全市近十年平均日供水量(单位:万立方米) 2、市区近十年平均日供水量(单位:万立方米) 3、市区近十年最高日供水量(单位:万立方米) (注:2013年数据截至9月10日) 三、主要问题 1、如何保证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及硬度问题 能力建设保高峰供水安全 今年城区高日供水量达到298万立方米,城区实际供水量已经接近现有供水能力的极限,为保高峰供水我们采取了能力挖潜和新建水厂远近结合的措施。 一是实施了第三水厂和第八水厂应急改扩建工程,新增城区供水能力18万立方米/日,相当于180万人一天的用水量,使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318万立方米,可保障南水北调到京前市区夏季高峰用水。 二是加快实施郭公庄水厂、第十水厂建设工程,两座水厂投产后可新增能力100万立方米/日,届时不仅能保证市区供水安全还为实施自备井置换提供能力保障,同时使北京城区各个方向均有大型水厂,水厂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并将极大地缓解城区特别是城南地区供水压力不足的局面。 强化管理保供水水质安全 一是水处理工艺较为先进,目前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在我市水厂内都有使用。从常规混凝、过滤技术、到深度处理的活性炭吸附、臭氧消毒工艺以至最新的膜处理技术,这些先进的工艺完全可以应对各种不同类型水源,确保出厂供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二是水质检测能力逐渐提高,本市自来水生产坚守三级水质检测制度,水厂运转班组、水厂化验室和水质监测中心分别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终端用户水进行全过程水质监控,确保自来水水质达到106项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目前,本市中心站水质检测能力达到205项,水质监控水平高于国家标准要求。各区县分站的检测能力已由初期的平均27项指标提高到47项指标,基本具备了新的国家水质标准要求的常规项目检测能力,其中昌平监测站的检测能力已达到72项,与部分省会城市的监测站的能力相当。 三是政府督查体系日趋完善,2002年至2005年,北京市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技援项目的三个试点城市之一,依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技术援助,通过建设部的统筹安排,建立了北京市城市供水水质督察体系,并于2005年开始运行。北京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由1个中心站和12个分站组成。2005年以来充分利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每半年对各供水企业的供水水质进行一次检测,由此全面掌握我市城市供水水质状况并进行有效的水质监督管理。同时为政府部门及时提供了必要的水质信息,为今年1月份公示自来水水质信息提供了数据支撑。 漏失监控保管网运行安全 在管网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抢修为辅”的运行管理原则,积极贯彻市政府“用高科技手段管好地下管网”的精神,市自来水集团主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引进先进漏失检测设备和技术,建立了市区供水管网漏失监测预警系统,对供水管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实时掌握供水管网的运行状况。该系统目前在国内除香港外只有在北京大规模使用。 供水管网漏失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对管网的科技化、精细化管理,让市区管网破损事故逐年减少,“十一五”期间从2006年的7.5处/日下降到了2010年的3.6处/日,2012年进一步下降到了2.7处/日, 2012年全年管网事故总数首次降至1000起以内。近几年市区管网事故率持续以15%的速度下降,管网运行可靠性大大提高,极大地减少了管网事故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硬度问题 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等矿物质,当水烧开后,钙、镁离子以结晶颗粒形态从水中析出,产生碳酸钙、碳酸镁白色沉淀或漂浮物,这就是人们俗称的“水碱”。 一般来说,水的硬度达到100毫克/升时,水烧开后就会产生水碱。有“水碱”析出并不代表自来水水质不合格。“水碱”是由北京地下水为碳酸盐型的水质特点所决定的。 国家标准规定自来水硬度不超过450毫克/升。自来水集团供水的硬度市区绝大多数在220-260毫克/升左右,部分地下水厂出厂水硬度控制在380毫克/升以下。只要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碱”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2、自备井置换问题 本市的自备井置换进程有几个节点,在2004年以前,自来水集团就开始陆续置换自备井,那时,大概有80万居民使用的自备井完成了置换。2004年之后,北京进入干旱期,水源越发紧张,而且当时的水厂建设停滞,延缓了置换。 从2012年开始,随着自备井问题的突显,我

文档评论(0)

zhengy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