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学术森林的探照灯.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进入学术森林的探照灯.doc

進入學術森林的探照燈 ─ 讀「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有感 董建宏 對許多正在進行學術研究,或剛剛進入學術研究森林的博、碩生,乃至於大學部學生,甚至是已經將學術研究作為終生志業的教授們來說,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恆達教授有關研究法的這本著作--「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參考的論文研究方法論讀物。畢竟,在進入學術研究的這座濃密森林前,每一位研究者,作為亟欲進入這座森林探索的探險者,當然必須有完整的裝備與相關之事的準備,至少必須有一盞清楚強力的照明燈,才不會迷失在縱橫交叉、物種繁生的大森林裡。而畢恆達老師這本有趣卻又不失嚴肅性的精簡小書──「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對於許多意欲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研究者來說,真可謂是要進入這片學術森林所必須隨身攜帶的探照燈。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一書中,畢恆達老師以其豐富的方法論知識、長期帶領並觀察台灣學生論文研究過程所積累的經驗,以及多元的社會科學研究觀點(性別研究、環境心理學等),告訴我們在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作為一個研究者,所經歷的種種問題,以及如何面對、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與態度。正如同在美國繳交博士論文時,論文封面必然有這樣一段話: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提交本論文,以作為完成此一博士學位的部分要求)。論文的完成只是研究工作的一部份而已,還有許多工作是這個學位的訓練,以及一篇論文完成前必須要經歷的。只有清楚面對這些過程,才能順利完成一篇標準學術論文。 如果我們以一個產品生產過程來比喻論文的寫作生產過程,亦可以將畢恆達老師的這本精簡小書的編排,依其相關內容分成「準備時期、作業時期、組裝時期、市場銷售時期」。這也是一般論文寫作會面對的四個不同階段。本文就試圖透過這四個時期的分野,以畢恆達老師這本「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的研究方法小手冊為藍圖架構,來談談論文寫作過程中,所面對的各種問題與個人解決經驗之談。所以,就讓我們透過畢恆達老師這本曾嬿芬老師稱為「百科全書」的寫作手冊,作為探討論文寫作以及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架構,一起來經歷論文寫作的酸甜苦辣吧! 首先是「準備時期」,也就是畢老師在最初幾個章節,談到對研究論文所進行的準備工作。正如同該書一再強調的,任何一個論文題目的選擇,都是研究者所必須面對的第一個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而論文題目的選擇,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對這個題目的「熱情」(畢恆達,2005:7),以及曾嬿芬老師在序言所提到的「有趣」(頁VI)?。這兩個命題,一個是針對研究者自身,一個則是對研究者的讀者而言。這兩者對於研究者本身都非常重要。對於有志於學術工作者甚或只是一般意圖進行專業的研究人員來說,對研究課題的熱情,是準備展開一個研究工作最重要的關鍵。如果身為研究者的你,對於所研究的主題缺乏熱情,那麼,不但你在做研究的過程中,會興趣缺缺,僅僅將論文視為一個取得學位的必然工作,使得你在寫作過程無聊難耐,並充滿著怨言;更會讓你的讀者在閱讀你的論文過程中,無法受到感動,甚至不知所云。因此,對於你所要研究的課題,必須抱持一定的熱情。這是在進行論文寫作準備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當然,我們不必然需要將韓愈所謂的「文以載道」視為是寫作論文的標的,但是,作為一個學術工作者,對於所研究主題的熱情,必然會使得其在整個論文準備工作過程中,獲得充分的動力與支持。更進一步,論文的研究成果,將可以感動你的讀者。就如同麥克亞當教授(Doug McAdam)的動人社會學著作《自由夏天 》(Freedom Summer)(McAdam,1990),一書中記述了一個改變了一整個世代道德標準的事件。1964年六月,超過一千名義工到達密西西比協助非裔美人(即黑人)進行選民註冊。八月四日,有四位工作者死亡、八十位被毆打、超過一千人被捕。在這些義工中,有許多是出身中上家庭的白人子弟。他們透過自身的實踐,只為爭取一個他們堅持的普世信仰—眾人皆生而平等(all people are equal)。透過麥克亞當教授的深入研究,許多人感受到了他對於民權運動與民主的熱情,進一步採行更多主動的行動,去改變社會已存在的不公。 但是,對於研究主題的熱情,只能激勵自己。進一步,研究要獲得讀者的迴響,才是研究者最直接的回報。此外,題目的選定也不能只是「孤芳自賞」,而是必須可以與主要學術研究主題對話,才不會使自己的研究成為學術孤兒,最後導致論文難產。在我開始擬定題目寫作的過程中,我的指導教授馬庫色教授(Peter Marcuse)就告誡過我們這些博士班的學生,在選定論文主題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到與讀者的互動,也就是曾嬿芬老師所強調的「有趣!」。馬庫色教授以他所指導的兩個學

文档评论(0)

zhengy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