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宁旅游历史资源.ppt
* 南京市江宁区旅游 历史资源 2012年3月 一、江宁区历史文化资源 (一)概况 (二)历史:“江宁”地名的来源;远古上的江宁 (三)地理与地形地貌:江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四)历史文化:按照地域及时期分别呈现江宁曾经的文化更迭 (五)江宁18景的底蕴:一景一故事 (六)典故传说:古时江宁地区的诗词典故 江宁地处六朝古都南京,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 截止2010年江宁区常住人口数量已达114万。 (一)江宁历史 “帝初近江南,以江外无事,宁静于此,固置江宁县。”南朝地理学家顾野王在《舆地志》中记下了江宁县最早得名的由来,后又历经多次更名与建制变化。 江宁历史悠久,考古学家在江宁汤山溶洞中发掘南京猿人头骨化石,证实史前30万年人类先祖就于此栖息。 特定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在这块山川秀丽而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悠久深厚的历史赋予江宁休闲旅游广阔的发展空间。 长期以来,江宁一直是在金陵城内的附郭而治,直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县治才迁往东山,伴随着金陵城的大起大落,万方辐辏;时而荒僻乡野,一派萧条。可以说,江宁承载了南京历史的荣辱,见证了时代的兴衰。 江 区 宁 (三)地理及地形 江宁区位于长江三角洲“江南佳丽地”的南京市南部,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东与句容市接壤,东南与溧水县毗连,南与安徽省当涂县衔接,西南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相邻,西与安徽省和县及南京市浦口区隔江相望。 江宁境内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貌类型比较齐全。常态地貌有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和盆地,其中丘陵岗地面积最大,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称。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形同“马鞍”。境内有大小山丘400多个。 按地域分为:汤山的明文化-了解明文化的气脉;民国文化-再现民国建筑及曾经的历史;祖根文化-铸造了民族魂;牛首山、祖堂山的佛教文化-再现南京最早传播佛教的景象;南唐遗址文化-六朝遗址;湖熟镇的湖熟文化-将江宁地区的文明史推到由石器到青铜器过渡的时代;杨柳村民俗文化-是清朝时期的古民居;按时期分为:古猿人生活遗迹-再现30万年前人类的先祖及湖熟文化、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 (四)历史文化 金陵四十八景中的江宁:凤凰三山——城西南露岗凤凰台遗址上远眺江边的三山,李白诗“三山半落青天外”;虎洞明曦——东南郊高桥门外黄龙山附近的虎中观看黎明时的阳光;东山秋月——中秋节在江宁东山镇的土山上赏月;秦淮渔唱——在秦淮河上聆听渔歌;天印樵歌——在方山郊游时听到樵歌;台想昭明——钟山北高峰上的梁代昭明太子读书台,一说在江宁湖熟的梁台;祖堂振锡——唐代法融祖师在祖堂山得道,成为佛教南宗第一祖师;牛首烟岚——牛首山的景色;献花清兴——祖堂山北峰献花岩的景色;祈泽池深——南郊高桥门外祈泽寺的泉水,传说宋时东海龙女来此听法师讲《法华经》 后所开。 (五)江宁18景的底蕴 典故、故事、传说、诗词: 秦始皇赶山塞湖的传说;插花娘娘与藏龙桥典 故:“ 江宁”名称由来、东山再起、牛首烟岚、春牛首、“丹阳”由来。历史故事:创基业孙策取秣陵、周郎桥的故事、李白咏江宁诸山、秦淮河历史故事、乾隆与江宁、民主斗士史量才。传 说:“小安阳”和董永的传说、鲜花岩的传说、汤山温泉传说、牛头宗的传说、秦始皇赶山塞湖的传说、插花娘娘与藏龙桥。诗 词: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东山咏》、《三山望金陵寄殷淑》、《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宝公赞》都有关于江宁的诗句。南齐著名诗人谢朓登江宁西面的三山,于此写出“余霞成绮,澄江静如练”的千古佳句。 (六)典故传说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