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设计 创作
ARCHITECTURAL DESIGN, INDITE
走向建筑的原点 海南马自达办公楼创作谈
Return to the Origin of Architecture On Designing the Mazida Office Building in Hainan
李 建 强 Li Jianqiang
丁 鸿 雁 Ding Hongyan
中图分类号 TU2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0302-0052-02
摘 要 结合建筑创作实践 作者以生 20世纪建筑界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建筑和气候关系的研究将会从定性上升到定量 对它的
态的建筑观探求建筑的原点 认为气 解构主义 新理性主义等等各种思潮 风格 流派纷繁 认识终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候决定建筑 建筑要生态地适应气 复杂的演变,建筑形式的变化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各种 气候对建筑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气候是一
候 理论支撑下的建筑 各自披上传统的 古典的或现代的 个地区生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是最基本的决
关键词 建筑的原点 生态观 气候 高技的霓裳 建筑变成了时装秀 外形的华丽却不能掩 定因素 首先气候影响建筑物的布局,不同地区由于气
盖其内部的空虚和自身的无奈 残酷的现实摆在人的面 候的差别 布局各有特色 比较印度和芬兰的建筑 印
A bs t r a ct By d e s i g ni ng t h e o ffi ce 前 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能耗大户 建筑所占全国总能 度处于热带气候 天气燥热,建筑设计中常注重庭院
b u i l d i n g f r o m t h e v i e w p o i n t o f 耗的比例 一般占到30%~40%左右[1]建筑的能耗正威 间隙 阴影 建筑之间常会留一定空隙 使空气在建筑
e c o -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t h e a u t h o r 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建筑使城市变成了混凝土的森 之间穿过 而瑞典的建筑处于寒冷地区 建筑布局相对
[4]
h o l d s t h a t c l i m a t e i s t h e o r i g i n a l 林 建筑在迅猛地吞噬着自然环境 当代建筑的特征则 集中 降低能量的扩散 其次气候影响建筑的造型 我
e l e m e n t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w h i c h 是 手法的完美和目标的混乱 [2] 国古代建筑为相同的木构体系 南北两地气候间的差异
p l a y s a c r i t i c a l r u l e i n d e s i g n i n g . 当今的世界 能源短缺 气候恶化 环境污染严重 同样反映在建筑造型上 南方雨水多 屋顶坡度陡 建
w h e r e a s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s h o u l d 人们在冷静地思考人类的行为 认识到人只是自然中的 筑外形清秀,而北方干旱少雨 屋顶坡度就舒缓,建筑
a d j u s t t o c l i m a t e n a t u r a l l y . 一分子,人类所依存的环境资源是有限的,树立生态观 外形稳重 再者 气候影响建筑的围护结构 湿热地区
K e y W o r d s T h e o r i g i n o f 是必须的 建筑是社会的反映 建筑界同样要以生态观 的建筑实墙少且窗户大 墙体薄 而寒冷地区为了避寒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E c o l o g i c a l 去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 1999年 北京宪章 明确提出 墙厚 窗小 气候对建筑的影响使建筑富有个性特征
古代的劳动人民适应当地气候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各
v i e w po i n t C l i m a t e 了传统的建筑观念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要求 混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