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课件3_历史_必修3_人民版.ppt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课件3_历史_必修3_人民版.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课件3_历史_必修3_人民版.ppt

2、孟子 名轲,尊称“亚圣”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础。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曲阜三孔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也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主流思想是什么? 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 1 课 第 2 课 第 3、4 课 单元解读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形成原因 经济: 政治: 阶级关系: 思想文化: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社 会 大 变 革 合作探究 从这一原因的分析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 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决定这一时期的文化 第一,奠定整个封建时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第三,儒家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并在日后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 动后世。 第二,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及其兼容 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4.“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儒——孔子、孟子、荀子 道——老子、庄子 法——韩非子 墨——墨子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字仲 尼,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 故名丘,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年轻 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 间都是从事教育,55岁任鲁国司寇; 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 执教。 1.孔子的生平 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子和早期儒学 ①创立儒家学派 ②创办私学,发展教育 首创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形成一整套教育思想;培养大批人才。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提倡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学习方法 ①创立儒家学派 思想核心仁 协调人际关系 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根本目的礼 代表奴隶主利益 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 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 实现“仁”的方式: 对己——克己复礼 对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在政治上的表现:为政以德 协调 与 的关系 德治:主张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文化知识和认识水平,实行自律化的管理,以达到社会的治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此时处于中国历史的什么时期? ⑵季孙“欲以田赋”的实质是什么?孔子为何 不予理睬? 春秋时期 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因为这会加速鲁国 奴隶制的崩溃。 材料: 季孙欲以田赋,使冉由访诸仲尼。仲尼 曰:丘不识也。 孟子 主要思想 仁政: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评价: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3、荀子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主要思想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 “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 思想 ★伦理观:主张“性本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仁者爱人 以德治民 性相近 仁的思想 政治思想 人性论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仁义 君舟民水 性恶论 孔 子 孟 子 荀 子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 整,成为蔚然大宗 创立儒家学派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韩非子 庄子 代表 法家 道家 主要思想 学派 继承老子的学说,相对论 主张以法治国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顺应自然 清静无为 知足寡欲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道家和法家 老子 墨子的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 尚同尚贤 节用节葬 平等与博爱,反对不义战争 国家上下一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