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石耳利用价值及其保护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庐山石耳利用价值及其保护探讨.doc

2005 年 第 3 期 九江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2005 N013 庐山石耳利用价值及其保护探讨 Ξ 刘瑜琦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陈 晔 332000) 江西九江 关键词 :石耳 ;生物学特性 ;保护 中图分类号 : K 89212 文章编号 :1006 - 3838 (2005) 03 - 0042 - (02) 文献标识码 :B 庐山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由于庐山特殊的 地理位置 、气候环境 , 决定了庐山有其丰富生物资 源 。这些丰富生物资源不仅构成了庐山美丽风光 , 而且有很多种类是庐山风景区的特产和山珍 。庐山 石耳是其中之一 ,它与庐山石鸡 、庐山石鱼 ,号称庐 山“三石”。本文对庐山石耳资源现状 、利用价值进 行分析 ,并对庐山石耳资源保护提出一些看法 。 条肥大的脉脊 , 体上常有大小穿孔 , 假根由孔中伸 向上表面 。上表面微灰棕色至灰棕色或浅棕色 , 平 滑或有剥落的麸屑状小片 , 直径达 7mm ; 下表面灰 棕黑色至黑色 。脐青灰色 , 杂有黑色 , 直径达 4 ~ 10mm 。假根黑色 ,珊瑚状分枝组成浓密的绒毡层或 结成团块状 , 覆盖于原植体的下面 。子囊盘约数十 个 ,黑色无柄 , 圆形 、角形或椭圆形 。叶状体有背腹 面的差异 , 分化为上皮层 、藻胞层 、髓层和下皮层 , 髓层加 C 液为正反应显红色 。石耳一般生长在靠北 1 生物学特性 朝南 、岩壁湿润的硅质岩上 。主要分布江西 、浙江 、 安徽等地 。 食用 、药用价值 庐山石耳 、又名岩耳 , 是庐山风景区的一大特 产 。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 , 据李时珍《本草纲 目》记 载“石 耳 滑 脆 鲜 美 , 口 味 最 甘 香 , 为 山 菜 第 2 国 及 东 亚 特 有 种 , 如 黄 袋 衣 ( Hypogymnia hypotrypa) 、粉黄袋衣 ( H1 hypotrypella) 以及云南石 耳 (Umbilicaria yunnana) 等种类的生存都面临着威 胁 。因为 , 它们的兴衰存亡与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 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 。如产于云南丽江和台湾阿里 山松林中的中国特有附生种中华疱脐 衣 (Lasallia mayebarae) 在系统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 , 在 云南丽江 , 这 种 世 界 珍 稀 物 种 已 被 森 林 火 灾 所 吞 噬 。特 产 于 华 山 岩 石 上 的 世 界 珍 奇 地 衣 华 脐 鳞 ( Rhizoplaca huashanensi s) 的生存也面临威胁 ,庐山 石耳 (U1 esculenta) 也将濒临绝迹 。 由于人类对地衣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 的过程 ,在开发利用方面 ,地衣尚处于”未开垦的处 女地”状态 。因而 ,它是一个潜力很大的生物资源宝 用的措施 : (1) 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通过广 充分认识庐山石耳保护的意义 。 (2) 依据法律制定地方级的物种 动计划 , 对于庐山石耳资源应禁止 与买卖 。 (3) 应选择合适地段 ,建立保护 (4) 对庐山石耳保护 , 同时 , 还 离真培养 ,进行室内保存 。 (5) 另外 , 应加强对庐山地衣物 查 、采集 、分离 、培养和研究 , 以便在 受破坏之前使之受到保护 , 研究和 地衣物种进行多层次的系列保护措 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 参考文献 : 1 2 3 裘维蕃主编 1 菌物学大全 (地衣部分) M 1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5481 陈健斌 1 地衣特殊性 、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J 1 生物多样性 ,1995 ,3 (2) :113 - 1171 魏江春 1 地衣 、真菌和菌物的研究进展 J 1 生物学通报 ,1998 ,33 (12) :2 - 5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d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