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pper and Zinc group elements.ppt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 铜绿的形成(湿空气中) Cu在潮湿的空气中 3. 卤化物 A、制备 § 8—2 锌族元素(IIB族) 1.价电子结构及氧化数 IIB族 ds区(n-1) d10ns2 +2氧化数18e-的构型的阳离子. +2氧化数是本族的特征. 这一点与IIA族类似.但二者明显不同!为什么? Hg除了呈现+2氧化数外还存在+1氧化数的Hg22+.为什么? 2.成键特征 (1)+ 2氧化数的共价化合物 M2+,d10结构,18e-构型, 和明显的变形性, 具有强的极化作用 形成共价化合物是其重要的特征. 如:HgCl2、CdI2、ZnS、HgO、HgS etc. (2)形成配合物 d10结构的阳离子, 往往形成CN =4 的 sp3杂化成键 的反磁性,四面体结构的配合物: Zn(NH3)42+、Zn(OH)42-、 Zn(CN)42-、 HgI42-、Hg(SCN)42-、Hg(CN)42-、 CdI42-、Cd(NCS)42- etc 这些配合物往往是无色 的为什么? 3. IIB族元素的活泼性 Zn、Cd、Hg活泼性降低. 同IB族相似. 为什么? Hg常以Hg22+形式存在? 由于6s2的惰性s电子对效应,6s2较难失去, * * (Copper and Zinc group elements) 学习要求: 了解Cu、Ag、Au、Zn、Cd、Hg单质的性质、 制备及应用。 2. 掌握Cu、Ag、Au、Cd、Hg的氧化物、氢氧化物 以及重要盐的结构、性质及制备. 3.掌握它们形成配合物的重要特征. 思考: 周期表的ds区的IB和IIB, 二族的共性不多.IB族更接近于d区的过渡金属元素,存在多变的氧化数+1、+2、+3,且易形成稳定的配合物.IIB族与其他过渡金属元素性质相差较大,更接近于IIA金属元素.它们的特征氧化数为+2(但Hg可存在Hg2+及Hg22+为什么?) 二族均为亲硫元素,自然界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为什么? IB族的+1氧化数的阳离子M+,IIB族的+2氧化数的M2+为18e-构型具有很强的极化作用和明显的变形性, 其中Hg2+的极化作用和变形性均很强,形成的化合物绝大部分是共价化合物,且溶解度很小,化合物均具有很深的颜色,其颜色可否用d—d轨道跃迁来解释呢? 第八章 ds区: IB和IIB族元素 4. 掌握Cu2+与Cu+,Hg2+与Hg22+之间的相互转化条件. 5. 学会它们离子彼此分离和鉴定反应. 6. 熟记本族涉及的重要反应. §8—1 IB族元素(Cu、Ag、Au) 1—1 IB族元素的通性 ds区, IB族: (n-1)d10ns1 +1氧化态 -e- M+(18e-构型) 特征氧化数: +1氧化态 这一点与IA族的盐相类似.如:M2O、MX、M2SO4 etc.但二者毕竟有很大不同. Cu +1、+2、+3 主要是+2 Ag +1、+2 主要是+1 Au +1,+3 主要是+3. 即:本族稳定的特征氧化数为“2 1 3”. 二. IB族元素的成键特征 1. +1氧化数的共价化合物—— Cu+、Ag+. 2. +2氧化数的化合物—— Cu2+ 3. +3氧化数的化合物—— Au3+ 4.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最重要的成键特征. IB族 M+的Cu+、Ag+ 、Au+ 可形成CN =2的sp杂化成键的 直线型配合物CuX2-、Ag(NH3)2+、Au(SCN)2- etc, +2氧化数的往往形成CN = 4的平面方形结构的 配合物Cu(H2O)42+、Cu(NH3)42+、Cu(OH)42-. 但不能用dsp2杂化来解释,为什么? +3氧化数的Au3+往往形成CN = 4的dsp2杂化成键的 平面方形结构的配合物AuCl4-. 三.IB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思考:活泼性Cu—Ag—Au↓为什么? 解释: ① 结构上. ②φθ大小 ③ I1的大小 四. 元素电势图 显然,Ag+在酸性条件可稳定存在. Cu+、 Au+难以稳定存在可发生歧化反应. 2Cu+ === Cu2+ + Cu Kθ = 1.44×106 五. Cu2+与Cu+的稳定性问题 思考:水溶液中 Cu2+要比Cu+稳定, 但在固态或高温时,Cu+要比Cu2+稳定,为什么? 从结构上, Cu+ 3d10结构,应比Cu2+ 3d9稳定. 又因Cu的第二电离能I2 =1970kJ/mol较大, 因此高温固态时Cu+的化合物是稳定的. 但是水溶液中Cu2+的电荷高,离子半径小, 与H2O的溶剂化作用强, Cu+ 相反, 因此水溶液中Cu2+稳定.Cu+不稳定易歧化. 1—2 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13T 298.3-1997 结球甘蓝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pdf VIP
- 2025年新改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精编知识点 (背诵用).pdf
- 三菱FR-D740变频器使用手册(应用篇)-说明书.pdf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农村经济管理》形考作业三答案.docx VIP
- DB13T 298.3-1997 结球甘蓝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docx VIP
- DELTA台达ASDA-A2伺服驱动器使用手册.pdf
- 水工隧洞课件.pptx VIP
- 精益管理培训-拉动式生产方式.pdf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pptx VIP
- (完整版)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