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1预防寄生虫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预防医学101
参考答案---要点(问答题部分)
1.寄生虫生活史中,直接型和间接型区分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寄生虫生活史可分为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如蛔虫、钩虫等)和间接型(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如、血吸虫等)。
2.
1)掠夺营养;2)机械性损伤;3)毒性物与免疫损伤。
详见教材第13页。
3.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有哪些?
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包括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生物因素(如某些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的存在);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科学水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防疫保健以及人的行为等)。4.包囊在外界强,通过上消化道时会被消化液杀死。.试述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生活史。
寄生部位为结肠,感染阶段为四核包囊,感染途径和方式为经口食入感染。核包囊感染人体,进入肠腔,经胞质和核的分裂形成8个子虫体(滋养体)。虫体在肠腔内下移,形成包囊,随粪便排出,完成生活史。滋养体可侵入肠黏膜,形成烧瓶样的损害(溃疡),也可经血流进入肝、肺、脑等处,引起肠外阿米巴病。滋养体可随破溃组织落入肠腔,排出体外。
详见教材第31页
8.为何难以消除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
(1)传染源多:包囊的带虫者、患者及保虫宿主(包括家畜、宠物和野生动物)均可作为传染源。感染者的排虫量很大,一昼夜可排包囊9亿个,而且包囊的抵抗力较强。
(2)传播途径简单:粪-口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人食入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即可感染;人-人传播途径多见于小学、托儿所和家庭成员之间;同性恋者肛交常导致包囊的粪-口传播。
(3)任何年龄的人群对本虫均易感,旅游者、儿童、年老体弱者和免疫功能缺陷者尤其易感。
.简述间日疟再燃与复发的机制。
疟疾再燃是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无再感染,而是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原虫密度达到发作阈值)又引起的疟疾发作。
疟疾复发是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是因为肝细胞中休眠子复苏后进行裂体增殖,并侵入红细胞,再次引起疟疾发作。
详见教材第65页
10.试述疟疾贫血的发生机制。
(1)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
(2)脾功能亢进,吞噬大量正常的红细胞;
(3)免疫病理损害,自身红细胞抗体的产生,导致红细胞的破坏;此外免疫复合物与补体结合使红细胞膜发生改变,引起红细胞溶解或被巨噬细胞吞噬;
(详见教材第65页
11.疟疾的周期性发作、贫血、复发、再燃与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有何关系?
疟疾的周期性发作:与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内进行红细胞内期的发育(裂体增殖)有关。
贫血:是由于寄生破坏红细胞、脾功能亢进、免疫溶血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致。
复发:与迟发型子孢子存在有关。
再燃:与残存的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有关。13.
①卵囊、包囊、假包囊3个生活史期都具感染性;②中间宿主广泛;③在终宿主之间、中间宿主之间、终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可互相传播;④包囊可在中间宿主组织内长期存活;⑤卵囊排放量大,对外界环境17.简述人体感染肺吸虫的方式和肺吸虫病的临床分型。
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喇蛄的习惯是造成肺吸虫感染的主要原因。肺吸虫病的临床分型:①胸肺型;②腹肝型;③皮下型;④脑脊髓型;⑤亚临床型;⑥其他型。
1.根据寄生虫病防治原则,简述血吸虫病的防治。
血吸虫病的防治应采取以灭螺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1) 治疗病人和病牛。2)管理好水源和粪便,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3)消灭钉螺。4)加强个人防护。19.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粪便直接涂片法
尼龙袋集卵法
毛蚴孵化法
定量透明法
直肠镜活组织检查
20.简述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对机体的利弊关系。
利:有利于破坏和清除虫卵,并将虫卵紧密包围与限制,使SEA(虫卵可溶性抗原)局限于虫卵周围的损害,可避免局部或全身的免疫性疾病发生或加剧。
弊:沉积在肝、肠组织中的强烈肉芽肿反应可不断破坏肝、肠道组织结构,引起慢性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寄生在终宿主的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为何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产卵,所产生的虫卵部分沉积于肠壁小血管中,约经11天卵内的卵细胞发育成毛蚴。由于毛蚴分泌可溶性虫卵抗原可透过卵壳,破坏血管壁,并使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坏死,再加上血流的压力、肠蠕动和腹内压增加,虫卵可随破溃组织落入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人体感染囊尾蚴的方式有哪几种?
1)异体感染:因误食其他病人粪便中虫卵污染的食物、水等而感染;2)自体外感染:病人有成虫寄生,粪便中虫卵污染了手指或食物,又感染自己;3)自体内感染:病人肠内成虫脱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初一数学课件]]初一数学5.1.1《相交线与平行线》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三化学课件]]高三化学《电化学基础—原电池》课件.ppt
- (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pdf
- (42N2吡啶基)卟啉的合成及其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pdf
- (AgI)n团簇熔化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pdf
- (b)解设p2与p1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θ.ppt
- (MRSA)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指南.doc
- (Ni—W)—WC复合镀层的研究.pdf
- (word可编辑无水印)2012奉贤初三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pdf
最近下载
- 道路机场与桥隧工程模拟题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道路机场与桥隧工程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道路机场与桥隧工程考试模拟题.docx VIP
-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江宁县志.pdf VIP
- 食堂食品质量管理方案.docx VIP
- 《普通国省道智慧服务区建设指南》.docx VIP
- 无人机煤矿测量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pdf VIP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招聘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1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地铁轨道交通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Q/GDW_12218-2022_低压交流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导则_.pdf VIP
文档评论(0)